绛都狐府。
此时,已经快九十岁的狐毛正静静的躺在床上等死。做为晋国公室最亲近的亲家,晋国狐氏一直受到非常高的重视,无论是父亲狐突,还是狐毛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弟狐偃,多年来一直是晋国的肱骨之臣。
可是随着晋国形势的发展,已经晋公重耳在国内地位的稳固,狐毛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国君重耳对狐氏越来越厌恶了。这种越来越明显的厌恶之情让狐毛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种冷落。
为了狐氏的未来,也为了晋国的事业,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劝说过自己的弟弟狐偃,要他收敛一下霸道的作风,最初狐偃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晋公重耳继位国君最大的功臣,又是国君的亲舅舅,晋公重耳理所当然的就应该听从他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狐毛的建议。
后来,当狐偃自己也意识到了国君对狐氏,特别是对狐偃的冷落后,这才开始有所收敛。但是,当狐偃清醒的时候已经晚了,晋公重耳早就对狐氏的做派反感了,也开始不信任狐氏了。
为了挽救狐氏,也为自己的弟弟的将来考虑,狐毛曾因自己年龄已经大了,曾想退出晋国三军,把上军将的位置还给自己的弟弟狐偃,但就是这样的请求也被国君给否决了。
国君能够在这个时候否决狐毛的提议,并不是因为上军将的位置非狐毛不可,而是在狐毛与狐偃之间,他更加不信任狐偃,宁肯让上军将的位置让狐毛占着,也不愿意给狐偃。
既然国君连原本就属于狐偃的上军将都不肯给狐偃,这充分说明国君已经对狐偃讨厌到了何种地步。
狐毛静静的躺在床上思考着狐氏的未来。他已经老了,不可能会再次回到晋国的政坛上,可是他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他和狐偃的孩子们都四五十岁了,早就该在朝中担当要职了。要尽快让孩子们进入到晋国的政坛上去,最好能够在晋军中担任上个一官半职,这样也不枉狐氏几十年来为晋国的付出。
可是国君似乎是把狐氏给忘了,虽然他已经好长时间不去执掌上军了,想把位置该孩子们腾出来,但是也被国君否决了。
一系列的事情,让已经病入膏肓的狐毛难以入睡,现在更是死不瞑目啊!
“大老爷,二老爷晕倒了,被人抬回府里来了。”就在狐毛正在为狐氏的将来着想的时候,仆人急匆匆的跑进来给他禀报道。
“什么?二老爷被人抬回来了?”狐毛听罢挣扎的抬起身子想看一看外面的情况,无奈此时的他已经是病入膏肓,动都难以动一下了。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狐毛有气无力的问道。
“昨天君上在棉上阅兵,阅兵完毕之后,君上宣布撤销晋国三行,设立新的二军,并任命赵衰为新上军将。宣布完这个消息之后,二老爷就晕倒了。”这是管家已经进来了,向他禀报道。
“哦,原来是这样。”狐毛总算是明白了,弟弟狐偃一定是因为国君重用了赵衰之后这才气急攻心导致了晕厥。“你先下去吧,等二老爷醒过来之后,请他来我这里。”
“诺---”
管家退出去之后,狐毛再也睡不着了。
夜已经很深了,月亮都已经下去了,只剩下星星还在为夜空留下一丝半点的亮光。
此时,晋国老臣狐毛的思绪飘出了很远很远,他想到很小的时候,自己和弟弟狐偃一起长大的情景。很小的时候,弟弟狐偃就比他聪明,很受父亲狐突的喜欢,为了栽培弟弟,父亲经常带着弟弟狐偃参加一些大臣们中间的聚会。场面上,弟弟狐偃总能为父亲长脸。
相比之下,他就显得老实多了,而且胆子也比较小,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想的比较多,这让父亲狐突很是不满。后来弟弟在晋国诸位公子中选择的原本不怎么显要的重耳做为自己的扶持的对象。在这一点上,他的观点与父亲狐突有些冲突,在父亲狐突看来他们兄弟二人应该扶持的是当时的太子申生,可是弟弟狐偃却认为申生懦弱而愚忠,将来未必能够成事,坚决的认定了重耳。
后来事情还是让狐偃给说中了。果不其然,申生最终没有当上晋国的国君,而重耳却几经波折之后最终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而且还成为了天下的霸主。
“弟弟啊弟弟,你如此精明,为何就不知道当国君的不但喜欢能臣,更喜欢忠臣的道理呢?”想着想着,狐毛轻声的怪罪道。
“兄长,你是在怪罪为弟吗?”不知什么时候,狐偃已经醒过来了,来到狐毛的身边问道。
“哦---,你来了。”狐毛转过身,平静的望着弟弟狐偃,“兄弟,你也老了,今后一定要少生气,别再与人争强好胜了。”狐毛轻声的说道。
“兄长,我已经不与人争强好胜了,只不过想为狐氏多争取一点位置罢了。”狐偃随后说道,“兄长,你我都已经老了,早就该退下来了,但时至今日国君还没有给狐氏的其他子孙任何的职务,我这心里焦急啊!这不一听到赵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