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消化可得,天地山水灵气虽薄修者自查……这世间的万物,哪个不是物形于外而灵蕴于内?
这物重而沉,灵轻则升,似乎暗合古书中的阴阳二气。《易经》有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而这两仪,易学家多解读为阴阳二气。当初盘古开天辟地,有二气升降,浊者下为地,清者上为天,是为阴阳。
《易经?坤卦》又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以前,朱颜在图书馆中读到《易经》中的那几段话时,尚不解其为何意,现在却仿佛有所明悟。
这坤者,乃有形之阴元;乾者,乃无形之阳元。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皆是由阴阳二元创生。作为载体的阴元强盛了,顺承于其中的阳元才能存在长久;而承载其中的阳元越强大,则万物才能亨通顺利。
譬之如人,这阴元则为人之躯体,重且实也;而阳元则为人之灵魂,轻而虚也。躯体越坚实强健,则其灵魂元气越盛;躯体若生老病死,则灵魂元气无所依也。反过来说,人的灵魂元气越盛,则躯体强壮长寿凡事通达;若人的灵魂元气贻尽,则躯体必不久于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