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虽然稍微少点,但一百万没问题。
同样是商业大楼,里边租用办公室的公司、银行机构比帝国大厦少不了多少,真要出事,都不一定套得到我们头上。
托马斯,'联合力量'总部不是也要搬到那去,这会大楼马上要新装修,正好弄几个保险库出来,用几位华夏来的伙计专门干这活,保险。”
是保险,来美国当短时间劳工的建筑工人都是张楠老家的人,只管干活,赚了钱就回家。
结果…
妮可狠,没想着托马斯更狠,这会他插话道:“不能用老板的同乡,从冈比亚找只小建筑队,那地方穷,不过造保险库倒是经验丰富……”
是的,经验丰富:那些冈比亚的高官家里几乎都有保险库,修这个练出来的。
“…封闭式施工,等干完活,就让那些人人间蒸发或者在国外全部死于意外,不留任何后患。”
托马斯就像在说件很平常的事,考虑周到。
关兴权赞同他的意见,虽然建筑工人和秘密之间的关系极微小,用会回到华夏的工人已经很保险:没哪个美国盗贼会去张楠老家找建筑队询问保险库设计图,甚至除了这些工人外,就不会有人知道有保险库。
但牵涉到核弹,任何可能性都要考虑到:要杀人灭口,也不能灭了自己老乡,犯不着,有其它选择。
都买核弹了,杀几个无辜的人似乎也不叫个事,最多在美国之外搞点意外出来就行。
冈比亚人,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声无息都可以。
人嘛,总是自私的。
至于万一需要如何引爆的问题…那东西能定时,能线控,甚至接上外部电线给出电脉冲,打个电话都行,不需要人24小时看着。
但问题来了。
“珍妮,华尔街40号大厦,哪幢?什么时候成我们的了?”
曼哈顿地区的摩天大楼数量世界第一,张楠就算在纽约断断续续住了好几年,也没兴趣去记纽约各处的地名,更别说那些大楼。
现在自己记得住的纽约地标性建筑,两只手加两只脚估计就数得过来,脑子里真没那幢大厦的印象。
“就是以前的曼哈顿银行大厦,我两个月前买的,花了600万,没什么利润,还得往里先贴不少装修的钱。
你不是喜欢买楼嘛,现在不值钱,不过我们的分析师认为那楼过个十年有可能卖上3亿。
十年几十倍的小生意,顺手就做了。”
张楠脑子一转,想起那是哪幢楼了:1930年完工,高度超过280米,曾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现在是叫什么华尔街40号大厦,上辈子那幢楼有个挺有名的名字:川普大厦!
95年川普先生花了800万买了它,平时没什么利润,但真要在十几年后卖了它,这利润比还真是挺高的。
很难理解美国这些摩天大楼的价格问题,可能是因为那些租户租用年限的原因,用上辈子看过的一部华夏电影的台词就是:“县长,前任那个王-八蛋都把税收到几十年以后了!”
但只要能管理好,至少保持收支平衡总有指望,再不济就当花钱买了个面子工程,咱不差钱!
自个这家子可都年轻,过个十几二十年,那些坐地户也该差不多走人,不走人就涨房租。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幢大楼会越来越值钱,只要耗得起。
一幢70层、280多米高度的摩天大楼就这个价,还比不了上东区的一套豪宅,这就是曼哈顿的奇葩之处之一。
脑子里有了那幢楼的印象,直线距离帝国大厦应该刚刚超过1.5公里的样子。
帝国大厦自家公司的那些窗户都是防爆玻璃,这样的距离上就算炸了,也不会把老婆们给坑了。
至于其他人…
真到了要种蘑菇的时候,那还管他们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