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王刚立功(2 / 3)

苏联英雄 血蝠 4569 字 2016-10-10

果满员全车有多少人?”林俊对装甲列车的人员编制不是怎么清楚。

“我们这列车大概会在220人左右,在装甲列车里属于比较多的,因为我们的车厢和武器比较多,现在的人员编制是改装前的编制,一共是158人,其它没有接受最新改装的装甲列车的人员编制也都在150人左右。”

由于别克里耶夫要指挥列车发车,林俊就让他忙去了,自己跑到后面的运兵车厢和士兵们闲聊。

这列车是新“装修”的,所以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是新的,车厢里还散发着一股新油漆和新毛毯的味道。在这个“雄性动物”高度集中的地方,能有这样的气味绝对非常难得,当然过段时间就麻烦了。

林俊接下来的时间要么是和不当班的战士聊天,要么在列车里跑前跑后的“闲逛”。这装甲列车的条件和那些豪华的客车包厢没法比,而且噪声也不小,但难得坐一会的感觉还是不错。

别克里耶夫在一路上还组织列车进行无弹药演习,在行进中锻炼列车的“实战能力”。

林俊问过他,列车实弹演习的机会多不多。

“每年都会进行两到三次演习,每次都要消耗大量的弹药,装甲列车部队的战斗力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这趟抵达明斯克后就要立刻进行实弹演习、试验新装武器的可靠性。”

“可惜不能看你们实弹射击的壮观场面了。”林俊感觉有些可惜。

“以后一定有机会的,我们72号列车随时欢迎安德烈同志视察。”

“希望吧,要是有时间,以后我会到明斯克来看看。”

返回莫斯科的行程一路顺畅,没有遇到任何特殊情况的麻烦。2月27号清晨,林俊抵达了莫斯科军用列车中转站。

在列车的两天时间里他除了“闲逛闲聊”其实也没闲着,借用列车上的打字机弄了上万字的“视察”报告,原本是想手写的,可在这行驶的列车上根本就不可能。

一到车站的林俊就被等在那里的专车送到了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看到林俊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安德烈,这一个月吃了不少苦吧。”

说实话,斯大林父亲一般的见面问候让林俊有些感动:有人说斯大林一贯铁腕,但对于林俊却像个溺爱孩子的父亲,这让林俊心理暖烘烘的。

林俊敬礼后只说了一句:“我回来了。”

林俊的回答让斯大林非常满意,因为他没有加上自己的名字,“小安德烈不错,这样听着就是亲切。”

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权利顶端的人的想法和感情,斯大林其他所有的“心腹”叫他也一定是“斯大林同志”,而林俊的那句“我回来了”让斯大林感觉到好像是晚辈在和家长说“我回家了。”

“这么急把你召回莫斯科是因为我们在西班牙的部队迫降了一架德军的109,而且非常完好,现在已经秘密运到莫斯科,就放在茹科夫学院,技术人员和专家正在对它进行分解研究。”

“这太好了!有了这架109我们就能设计出对付它的新式战斗机,而且它的气动外形和发动机构造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林俊这时的心情都可以用欣喜若狂来描述。

“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就这几天功夫已经将它修复到可飞状态,而专家们的意见是它的气动外形和我们原来的最新设计差不多,而发动机虽然设计先进,就像你说过的功率有所不足,但要是换了新的大功率发动机,它的技术优势相比我们现有的战斗机将更加明显,具体的情况你去学院时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

斯大林用他那个招牌式的大烟斗抽了口烟,继续说:“从情报上看,德国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这架新式战斗机已经在我们手里,这要感谢西班牙国际纵队的同志,他们在飞机迫降的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控制了飞机和飞行员,还有效的封锁了消息。这里面贡献最大的是他们的一个排长,他和他的部队是最先赶到迫降点的,防止了德军的飞行员用燃烧弹破坏飞机,还制造了飞机起火爆炸的假象,非常机智。拿回来的报告上说你也认识这个排长,是个中国小伙子,而且保护飞机的这些措施还是你以前闲聊时教他的。”

“这应该是我一起在马德里并肩战斗过的刚-王同志,他是中国在西班牙的华裔后代,是个非常不错的共产主义者,而且作战非常英勇。我被击落后留在马德里的那段时间一直是我的警卫员,空闲时教过他些航空方面的常识,我还向他学习过几句中国话。这个年轻人非常不错,是个好小伙子。”林俊真没想到会是王刚,而且以前闲聊的一些东西他还记得。林俊也干脆借这个机会稍微“透露”了一下自己“懂点”汉语的事。

“多学一点外语也是好事,而且中国方面也有我们的盟友,这个你也应该知道,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对工作有帮助。还有,我已经命令在西班牙的我们的同志授予这个年轻人红旗勋章,他为苏维埃做的贡献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外籍人员也是可以获得红旗勋章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