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遥远的海(4 / 5)

苏联英雄 血蝠 8202 字 2016-10-10

防空系统,积极参加苏联军事学术理论和武装力量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1932年夏他向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军队技术改造后在业务技术上出现的新问题的提纲,成为后来颁布的《大纵深战斗组织暂行条令》的基础,该条令于1933年2月下发部队:现代战斗的主要问题,就是同时向大纵深展开战斗行动。

大纵深作战的真正元老级人物!1934年起为联共(布)************。

在林俊看来,这位红军第一任总参谋长功勋卓著,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杰出统帅,英勇的革命战士!

叶戈罗夫为人极其正直和正派,任职期间为红军的改编、换装、组建强大的装甲部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叶戈罗夫以其出色的才能和统帅艺术,足以跻身于像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这样的杰出统帅的行列。从国内战争时开始,他就得到斯大林的敬佩,而且和斯大林以“你”相称,(在俄语的习惯中,“您”这个单词除去通常所理解的尊重的含义外,还意味着距离感,在有的时候还可能含敌意,所以,亲密的人之间只称呼“你”)彼此引为知已。

不过在“历史上”的1939年2月23日,受斯大林委派的特工来到了叶戈罗夫元帅办公室中,亮出了斯大林签署的逮捕令,准备逮捕叶戈罗夫。叶戈罗夫据理力争,特工欲强行将其逮捕,正直而无畏的叶戈罗夫元帅忍无可忍,拼死一搏,掏出列宁赠送的手枪打死了一名特工,随即与其他特工搏斗,不幸在枪战中中弹身亡!

对于叶戈罗夫,林俊是敬佩的,他“最终”的结局与选择更是林俊前世为之叹息但又崇尚的!有这样一名优秀的统帅前往白俄罗斯前线指挥,法西斯的元帅将军们有的可以苦恼了!

在宴会厅边的沙发上,5个苏联元帅:林俊、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叶戈罗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坐了个圈。自己加上一个“摆设”,一个先期返回的“落后分子”,两个“红军大脑”,5人交谈甚欢。

看着气氛不错,林俊做了个小范围内的提议,另外四位点头同意,只不过各人内心的想法就估计有所不同了。

“同志们,我认为作为最高统帅部统帅,斯大林同志也应该授衔。”

对于这个问题,闻讯而来的加里宁同志也十分赞同,六个人围起来密谋!

“苏联元帅。”林俊想来想去,看别人都没其它意见,连个确定什么军衔都不发表,只能自己继续当出头鸟。

有点后悔。

自己是在刚才突然有这个想法的:在主席台上,斯大林还是往常的朴素装扮,在一群星光耀眼的同志中间“毫不起眼”。既然记忆中1943年3月6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那干脆自己来提议,再说苏联最高统帅拥有军衔也是天经地义。

但是战争还没结束,这会就提议设个“苏联大元帅”衔显然不合时宜,那只能蹦出个“苏联元帅”来——显然其他人都希望副统帅来“确定”,那位伏罗希洛夫更是不能说:大家地位都很尴尬。

元帅由谁来管?还是元帅吗?

“不能说,让安德烈去当这个出头鸟。”伏罗希洛夫想的很明白:这么多年来,他都是没有正式任命的“红军第一元帅“,在很多文章报纸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在红军第一元帅伏罗希洛夫同志的率领下……

要是由“第一元帅”提议授予斯大林“苏联元帅衔”,伏罗希洛夫认为除非是自己脑袋被驴给踢了,不然“打死也不说”!

“今天莫洛托夫已经抵达德黑兰,后天他和青年代表团就会出发前往巴勒斯坦地区。”

听到沙波什尼科夫的话,林俊问:“代表团要在德黑兰呆几天吗?”

“是的,安德烈。两天。”

看到一群重量级人物聚集在一起,亚历山大也聚了过来:“中午和莫洛托夫通过电报,你的参谋在代表团里一切正常,只不过年轻人们是没办法参观德黑兰的波斯风情了。”

“怎么,德黑兰的情况有些糟?”

“还不错。伏罗希洛夫同志的规定,在德黑兰我们需要保持严肃的军纪。派驻城区的两个步兵团基本都是高加索地区的少数民族战士组成,适应那里的民族习惯。”亚历山大说,“英国人就已经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在德黑兰有他们的军事观察组。”

在非洲和中东呆的时间够长的老爷们在德黑兰不知道怎么了,老同伊朗人发生矛盾。不过这样更让苏联高兴——伊朗对英国的敌意越深越好!

“我们也派出军事代表团到南边参观,同英国人在伊朗有协议,你重点提示的那几处海港是重点。情报员们也取得不小的成果,原来的情报网已经加强,现在整个伊朗基本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这部分都由总参情报总局在执行。”

“如果需要,我让下边拿一份详细报告给你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