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凯撒(5 / 7)

无耻家族 浪子刀 12372 字 2017-03-10

持有Facebook的1/3股权。

另一边,徐腾也在秘密和微软谈判,建议微软收购推特,The-ShunFamliy实质性也持有推特1/3的股权,目前必须要考虑一个合适的套现了,换取微软的股份,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相比谷歌,微软更急切的想要扩大在无线领域和手机端市场,这个收购对微软是非常有价值的。

正好是徐腾在美国的第二周,第14天,他在克莱斯勒大厦75层云间俱乐部的办公室,和毕尔盖茨、巴菲特再次会晤,关于这件事做了一个最终谈判,达成一致。

对于The-ShunFamliy实质持有推特37%股权的事,毕尔盖茨早有所知,巴菲特则是一无所知,内心很惊讶。

在徐腾和毕尔盖茨达成一致,决定以每股57美元的价格,采取股份交换的方式,由微软收购推特。

这也意味着,The-ShunFamliy及华腾公司在微软持有的股权进一步增加17.3%,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实际上,徐腾并不同意毕尔盖茨不断套现微软股份的决策,但对毕尔盖茨不断分散投资,将盖茨基金的资本大量投入到华腾工业联合体,不断增加SVB硅银公司股权,投资更多美国中小创新技术公司的想法,他又不能说错了。

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上,徐腾和毕尔盖茨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他非常反感大企业的股权分散,因为不管是通用电气、IBM,还是其他的美国企业巨头,都证明了股权分散的大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前进动力,缺乏应对时代变革的能力,甚至缺乏捍卫自身价值的能力。

相比于美国商业文化对职业高管的推崇精神,徐腾更相信大股东对自身利益的长期负责,他也不断强调,没有明确责任人的企业,终究都会被淘汰。

利用这个下午茶的空余时间,徐腾顺便继续劝说毕尔盖茨,不应该再减持微软的股份,要对自己创造的企业负责。

巴菲特老先生的重点显然不在这里,忽然问徐腾,“The-ShunFamliy在美国科技产业的投资到底有多少?”

“非常多。”毕尔盖茨替徐腾回答,喝一口祁门红茶,不以为然,他的实际意思是The-ShunFamliy在美国的投资无所不在。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巴菲特完全不能理解这一点,直到今天,巴菲特才发现The-ShunFamliy是推特的第一家天使投资基金,也是第一家私募投资基金。

“大概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的事,我父亲在那个阶段大致获取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然后就开始投资美国的网络科技股。2003年,在我创业成功后,我们开始更广泛的投资美国网络科技和生物科技的创新公司。在过去十年,我们在美国投资了一百多亿美元,大约涉及1700家新兴的创业公司,到目前为止,只有15%的投资是成功的,约有一半不断出售给其他投资机构和网络科技公司,剩下都是不成功的破产了,一无所获。”徐腾稍微解释一下,示意巴菲特先生不用太在意,The-ShunFamliy并没有垄断整个美国网络科技产业。

巴菲特其实一直不太喜欢做创业型投资,和黑石集团类似,更喜欢在传统产业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企业,通过长期持股获取回报,譬如银行、保险、糖企、食品公司之类的。

巴菲特倒也投资了两家页岩油气和资源矿业公司,但他收手套现的速度比徐腾还快,这就是老牌股神的嗅觉,即便没有最完善的全球性大数据资料,也能敏锐的通过判断中国GDP减速的诸多指标性参数,提前撤出资源投资市场。

SVB硅银集团的彼得泰尔和巴菲特就属于典型的两种投资人,彼得泰尔专注于天使投资和私募运作,被誉为硅谷之王。

徐腾在美国投资的1700家新兴创业公司,70%是通过SVB硅银集团操作的。

做为投资人,徐腾实际上介乎彼得泰尔、巴菲特之间,或者说是两人之和,既做新兴的创业投资,也做传统的控股投资。

所以,彼得泰尔被视作硅谷之王,巴菲特被视作股神,徐腾则是经营之神……在美国,徐腾其实是被称作“资本皇帝”,这大概是因为他来自东方,而且不是“Emperor”,而是“TheKaiser-of-Capital”。

你翻开很多报纸,CK-Shun,就是专指徐腾,资本家之中的凯撒,领袖,皇帝。

这就是徐腾在美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其实没有一个美国媒体,或者是欧洲媒体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只是真的惹不起。

“他们有很多失败的投资案例,但是,成功的案例更多,譬如谷歌、Apple、Priceline、Linkedln,都是很高的回报率。”毕尔盖茨其实也是猜的,没有人告诉他,他只是做为这个行业的领袖之一,凭藉经验和内幕消息,大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