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开战(2 / 5)

乱世三国魂 对勾 8038 字 2017-05-31

袁隗自出洛阳后,日夜兼程,终于在半月后到达了渤海。

此时,袁绍正在渤海屯田练兵,得知叔父到访,袁绍非常惊喜。

“绍拜见叔父。”

袁绍端正衣冠,于大堂中拜见袁隗,袁隗连忙将袁绍扶起:“本初毋须多礼,我今次来是有要事要委托于你。”

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卷薄绢,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

袁绍感到分外疑惑,于是问道:“叔父,这是何物?”

袁隗将薄绢交于袁绍手中:“本初,此乃圣上衣带诏,你看看吧。”

袁绍闻言一惊,连忙接过细看。

衣带诏,指的是皇帝将密诏缝在腰带上命人带出,一般都是到了极度危险的时候皇帝才会使用衣带诏,根据历史的记载,的确是汉献帝先用的衣带诏,不过当时是为了对付曹操,现在又是汉献帝先用的衣带诏,不过这次是为了对付董卓。

密诏的大意是说,董卓欺君罔上祸乱天下,因此召各地义士勤王讨逆,并且特令袁绍为大将军统领各地义军。

看到密诏上说自己被封为大将军,袁绍顿时激动无比,捧着衣带诏长叹:“陛下真是英明啊!我袁绍必不负陛下重托!叔父,你暂且在侄儿这住下,侄儿立刻传檄各地诸侯,一同举兵讨伐董卓!”

“好好,大汉江山的存亡绝续就全靠本初啦!”

袁隗激动地老泪纵横。

当天,袁绍召集谋臣稍作商议后便派出数十队快马往四方各地而去。

接到袁绍的诏书的时候,张毅已经率大军返回了晋阳,此时张毅麾下的大军,已经扩充到了近九十万,当然,其中有一半儿是鲜卑军,还有近十万的乌丸军。

收到袁绍的诏书后,张毅召集了众将和众谋士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这次群雄讨伐董卓,当然所有人都是赞同讨伐董卓的,但讨伐的方式众人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其中武将主张成为讨伐董卓的主力,一举灭掉董卓,但以司马微为首的谋士,却主张保存实力,甚至周瑜还主张出工不出力,就以己方损失惨重为由,带兵去了只管擂鼓助威,一兵也不发,由着袁绍他们和董卓折腾。

周瑜敢出这样的计谋也是有恃无恐,张毅早就把所有文臣武将的家眷都接到了并州,而周瑜的父亲,还有诸葛珪一家,也在上次撤出洛阳的时候一并接走了,所以众人现在对于洛阳的局势都不十分在意,武将主战也是因为武人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而已。

对此次讨伐董卓的态度,众人连续商量了三天,也没能商量一个统一的意见来,直到三天后,蜂刺送来了一份贾诩给张毅的密信。

贾诩和李儒,早就派心腹暗中联系了张毅,向张毅表达了投靠之意,不过当时张毅远在北境,根本没办法接受他们的跪拜,因此一直不是很相信他们,只是分别派了白詹和秦影来联系他们,直到后来贾诩和李儒,分别委托张毅将自己的家眷接到并州,此时张毅才相信了两人。

贾诩给张毅的密信里,一共写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张毅将三条计策当众告诉了众人,当众人听完了贾诩的上策后,都惊讶于贾诩的鬼才之能,但却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中策,因为中策风险小,利益大,即便失败了也不会让张毅伤筋动骨,唯独只有一人和张毅支持了上策,那个人就是张毅列席旁听的诸葛亮。

“主公,诸位大人,将军,”站起朝众人行了一礼,小诸葛朗声道:“贾先生之上策,若成,可一举鼎定天下,若败,我们也可以退守并州,但小子认为,与其畏首畏尾,不如放手一搏,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上策风险太大,若败了,我们将同天下诸侯为敌。”

“对,而且败了,我们至少会损失一半的兵力,到时候连鲜卑军这张底牌也会随之暴露。”

“主要是,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少诸侯相应袁绍的号召。”

“……”

听完小诸葛的话之后,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大多都是担心上策之风险,都认为上策风险太大,但张毅此时却看着绢书的上策,愣愣的发起了呆。

“啪”

突然一拍桌子,张毅洪声道:“决定了,就按上策来办,我相信诸位先生,一定能帮我谋划好此事,拜托了。”

“我等定不负主公重托!”

见张毅已经决然的选择了上策,一众谋士纷纷起身,向张毅行了一礼,脸上也都流露出了决绝之色。

一月后,十九路诸侯响应袁绍的号召前来会盟。

这其中以张毅、袁绍、曹操的实力最强,曹操起兵十万,袁绍起兵十五万,张毅也是起兵十五万,其他诸侯带来的人马多则两三万,少则一二万,十九路诸侯共起兵约五十万人马,而这,也正符合张毅他们之前的推算。

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按照计划,张毅比一众诸侯稍晚一天到了汜水关前,等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