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论道(加更章)(2 / 4)

鬼灵神偷 醉笑金 6266 字 2016-10-17

亲自接待,并如此热情,原来跟他父亲有一定关系,只不过让他心中不解的是,以他小时候的记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大土豪财主,那么……他这些赞助修庙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这种敏锐的话题,他是不会去主动问的。

两人随便客套几句,开始步入正题,刚要谈及关于那些怪脸小孩的事情。

这时,张善义却突然插话,让两人一愣:

“方丈,想您也是一位得道高僧,贫道心中一直对佛与道心存疑惑,大师可否指点迷津。”

钱道空惊讶万分,有手肘顶了他一下,心想本来两人聊得甚欢,马上就要谈到正题,这时候你还插什么嘴啊。

钱道空皱了皱眉,既生气又迷惑。

张善义却没有理会,一本正经望着方丈。

残阳寺方丈不动声色,缓缓笑着说:

“阿弥陀佛,张真人请讲。”

张善义想了想说:

“方丈,佛大道大?”

钱道空一听,茶杯险些掉到地上,呆望着两人。

方丈却无形喜怒,笑吟吟地说:

“自性平等,无有大小。”

钱道空松了口气,轻抿一口杯中茶。

没想到张善义竟然继续追问:

“僧高道高?”

钱道空瞪了张善义一眼,心说这家伙哪根筋搭错了,怎么诚心来找茬,这老方丈一大把年纪,还称呼张善义为张真人,已经尽了礼数,可他怎么还蹬鼻子上脸了?

方丈却仍一脸平静:

“直心是道,无有高低。”

钱道空以为这下他总该无话了,没想到张善义又问:

“道家依一生二,二生四,四生无穷为法理;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天人合一为证悟;不知佛家依何为法理?又依何为证悟?”

钱道空放下茶杯,已经实在听不下去了。

方丈回答:

“佛教依自然又空自然,依因缘又空因缘为法理。见世间空、苦、无常,知诸法无我,觉不生不灭为证悟。”

钱道空已经对这些云山雾罩的东西极其厌恶了,又一直按捺着烟瘾,此刻简直如芒在背,恨恨盯着张善义,马上就要发作。

张善义竟然看都不看他,自顾自地追问:

“大师,既然佛教这么高深,世人却执迷不悟,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那些迷茫的世人清醒呢?”

如果说之前的对话可以当做是学术切磋,但这句话已经明显带了浓重的火药味。

钱道空本以为方丈会委婉回答,却没想到这次方丈大师竟然也不打官腔,语出惊人:

“都看得明白,都活的不明白,众生如此,你我皆是。”

张善义面对方丈的驳斥,竟然抚掌大笑:

“哈哈,大师果然通元识微,贫道佩服,不过,贫道在龙虎山之时,山上香火旺盛,访客甚多,为何这残阳寺相比而言,有些安静啊。”

此话一出,张善义已经近乎无理取闹了,没想到方丈仍面不改色,彬彬有礼地说:

“寺本安静,怡心陶情。怎奈林雀,喳喳而鸣。”

话音未落,张善义立刻满脸羞红,拱了拱手。

钱道空见败下阵来的是张善义,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赶紧过来打圆场:

“方丈见谅,我朋友诚心讨教,无意冒犯。”

方丈大师面带微笑,没有回答,转起手中佛珠,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非张真人无礼,而是张真人遭逢厄运,丢了修为,才心性大乱,本真颠覆。”

张善义一听到这句话,直接站了起来,哑然失色。

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此刻他竟然完全是自己没有修道之前的状态,心高气傲,班门弄斧。

方丈见张善义神色大变,才悠悠地说:

“小道友,我看你不妨调动下你的真气,便能自行看破端倪。”

听老方丈惠达这么一说,张善义立刻闭目凝神,吐纳运气。

瞬间,丝丝缕缕的灵气溢出体外,但与以往张善义充盈的灵气不同,钱道空明显感觉到张善义的灵气十分浑浊散乱,竟然跟一些灵力较强的普通人差不多。

张善义也察觉到了不对,神色紧张,赶紧念动净心神咒,却念到一半就停了下来,立刻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瞬间浑身如棉:

“天啊!怎么会这样!我的内丹……竟然消失了。”

钱道空也大惊失色,道家的内丹虽然名字叫做丹,但并不是丹药,而是一种修为,是凝聚灵气的东西,就跟普通人的元神类似,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凭空消失呢。

方丈望着两人,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