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七下西洋(2 / 3)

天香第一阁 法漂僧 4485 字 2016-06-27

祥瑞之物,这是迁都北平的好兆头。

第六次下西洋,郑和沿岸送十六国的使臣回国,这宝船上设置了厅堂,以备各国使臣欣赏歌舞之用。这一次的航行历时四年,是以往的时间的两倍。因为郑和花了更多地时间在沿海各国探查朱允文的下落。

不过,结果还是没有找到关于朱允文的蛛丝马迹。郑和回到大明之时,永乐帝已经死了一年多了,朱棣的儿子朱瞻基在位,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此时的郑和已经两鬓斑白,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可是马欢依旧是那个马欢,丝毫未变。宝船厂已经被废弃,现在的郑和只是应天城的一个守备。郑和看着这破败的宝船厂,仿佛又回到了征战海上的时候,马欢始终陪在他左右。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老样子。”郑和看着依旧年轻的马欢,感叹道:“再看看我,已经成了一个不中用的老头子了。”

“这几十年,你没有一日不在探寻着新事物,即便身体已老,但我知道你的内心依然如初。”马欢看着有些郁郁寡欢的郑和道。

“大海确实给了我诸多妙不可言的经验,这一辈子,它既是我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好的朋友。”郑和仿佛陷入了过往的诸多回忆中。

“如果大海是你最好的朋友,那我呢?”马欢似乎有些不满。

“你是这人群中最好的朋友,而那大海是自然中最好的朋友,不可同日而语。”郑和解释道。

马欢似乎笑了,但面目依然没有表情,“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么能说会道。一句话,就可以让人开心起来。”

“我已经感觉到你的高兴了。”郑和道:“你后悔跟我一起回大明,又经历这么多次下西洋的航行吗?”

“为什么要后悔?”马欢反问道。

“不后悔就好。”郑和苦涩地笑笑道:“其实有件事儿,我一直藏在心里没有跟你说。当初我请先皇恩准你同行,其实是怀有极大的私心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在利用你得到这些赞誉和名利。”

“你说过,我是你最好的朋友。那么陪一个朋友远行,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何谈利用?”马欢似乎并不认同郑和的说法。

“你难道不会厌恶人类的私心和利用吗?”郑和有些不解道。

“这是人类的根深蒂固的共同特点,倘若你没有,便不成其为人了。所以,我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马欢道:“不过与此相比,我更担心你的身体,多年的航海,你的身体早就不如从前。”

“怎么?我的朋友,你也体察到我时日无多了?”郑和苦涩地笑道。

马欢并没有回答,而是沉默以对。

郑和看向远方道:“不过,与其死在这陆地上,我宁愿死在大海上。那里是我真正的故乡。”

“不用担心,会有机会的。”马欢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这一句最终应验,皇上又再次派郑和下西洋,这一次是要郑和去带回胡椒和榆木等货品,以供朝廷发放俸禄。此时的大明朝国力日衰,宝钞贬值,朝廷没有银两发放文武百官的俸禄,只能以异域奇货代替。

在一片讨伐声中,郑和开始了他的第七次航行,他心里知道,这将是最后一次。他已经做好了死在海上的打算,这也是他心中所期待的。

马欢依然陪在他左右。与以往任何一次航行一样,郑和的船队始终顺利。郑和认为,这样的奇迹是马欢保佑的,他知道马欢在暗地里不知道帮了多少次忙,即便他从未正面要求过。

这一次,郑和吩咐手下将航海的路线描绘下来,也将航海的心得体会记载下来,以备后世之用。

船上的沙漏已经倒转了十次,他知道已经是夜晚。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咳嗽日渐剧烈,而且这风暴一起,他就感到浑身无比疼痛,尤其是腿关节。

马欢来了,郑和正在抄佛经,唯有这抄写才能转移他对疼痛的注意力。郑和放下笔,让马欢坐下。

“我有一个计划,虽然我可能无法亲自参与,也没有多少人可以执行,但我相信你可以做的到。”郑和沉思着。

“什么计划?”马欢问道。

“我始终觉得我们之前所抵达的都不是世界的尽头,我很想知道世界的尽头在哪里,所以,我决定到达波斯湾后,分四组人马,乘小船继续航行,继续探索世界。”郑和道。

“你们的星球是圆的,你找不到终点或尽头的。”马欢提醒道。

“如果正如你所说的是圆的,那么终点就是原点。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从另一条路线回到原点,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折返回原点。”郑和坚持道。

“你想要验证我说的话?”马欢道。

“人是存在诸多怀疑的,不通过行动根本没有说服力,何况你要说服的不只是我一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世人。”郑和感叹道:“倘若我有如你一样永葆青春的能力,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