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练剑是为讲道理。”
“哦?”梁淳华笑起来,看着孙女说道:“那你说说为什么是讲道理啊。”
小姑娘立刻说道:“哥哥说现在别的读书人都读书不练剑,只有咱们练,以后遇到其他读书人,就和他们讲道理,嘴巴讲不过,就用手中的剑去讲,这些读书人不练剑,肯定讲不过咱们。”
坐在叶菩提对面的少年不住给自己妹妹使眼色,示意她别什么话都对爷爷说话。
你要这样说,爷爷回头不得揍我?
梁淳华笑眯眯听她说完,这才说道:“有几分歪道理,但不是正道,讲道理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力服人,不然这天下道理最大的岂不就是顾青城了?”
“难道不是?”少女一脸疑惑的反问,说道:“顾剑神武功最高,自然道理最大,他要是用剑和别人讲道理,谁讲的过他?”
梁淳华本欲多教导孙女几句,但是考虑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不是明智之举,因此就说道:“我让你们练剑是为让你们莫忘前人好,莫忘如今的承平天下埋的尽是英雄骨。”
顿了顿他又说道:“回到凉州后,我要带你们去我们大雍与鲜卑的战场走一次,这样啊,你们才会知晓太平二字有多重。”
梁淳华与孙子孙女说几句话,转头看向叶菩提说道:“人老了,就好为人师,啰嗦几句,姑娘见谅。”
叶菩提轻声说道:“无妨。”
看到爷爷和仙女姐姐说话,一旁的小姑娘才壮着胆子看向叶菩提问道:“姐姐,你是个剑客吗?”
说着还瞅瞅叶菩提放在一旁的茱萸剑,剑鞘比自己的好看,也比自己的长,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对。”叶菩提简单回应一个字便不再言语。
小姑娘一脸崇拜:“那你一定很厉害喽?”
叶菩提谦虚道:“还行。”
小姑娘笑的眼睛都眯起,说道:“爷爷说我读书不行,是木头脑袋,但我练剑还行,以后一定也会成为一个厉害的剑客,我还要当女侠,除暴安良。”
叶菩提看她一眼,资质中上,不过习武影响因素众多,资质只是其一,这小姑娘还年轻,未来一切都有可能,于是她说道:“只要有恒心,你肯定会成为女侠的。”
得到叶菩提的夸奖小姑娘开心坏了,抱着茶碗笑道:“我可努力了,天不亮就起来练剑,天黑还在练剑,哥哥就比我懒多了,就会坐树下看书。”
对读书兴趣远大于练剑的少年不住用眼神剜自家妹妹,示意她别把自己的事情都往外说,尤其是在这位漂亮的仙女姐姐面前。
既然仙女姐姐是剑客,你怎么不说自己每天比你还勤奋呢?
看来以前给你买的糖葫芦都白买了,养出个整天奚落自己的白眼狼。
不理会一旁兄妹俩眉来眼去的交锋,梁淳华与叶菩提聊天,问及她的目的地,听闻是要从凉州入关,就邀请她一路同行。
不过却被叶菩提拒绝——她想要尽早返回中原,不愿在路上耽搁,而梁淳华带着他的弟子,速度必然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梁淳华人老成精,对于叶菩提的拒绝也不意外,原本他只是觉得这姑娘独自行走的西北,虽然说如今是太平年岁,但是西北自不比中原安全,像她这样美貌的年轻女子上路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也就邀请她同路,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他本是好心,不过叶菩提拒绝,也就作罢。
人老成精的他还知道一个走江湖的道理,行走江湖有几类人是不能招惹的:僧道乞,以及敢独身上路的女子。
这女子敢独身上路,那必然有所依仗,自己也无需多事。
于是梁淳华话锋一转,开始说一些江湖上的趣事。
这些江湖趣事可比他说大道理吸引人,就连旁边几桌他的弟子以及茶客都在侧耳倾听。
如今江湖中最热闹,让人讨论最多的事情自然是貔貅城姜琢玉和南宫武夫的一场大战,经过这些日子的传播,这件大事情已经传遍西北,相信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江湖中人人讨论的焦点。
梁淳华听到的也只是江湖传闻,在这些江湖传闻中,大多数人自然是站在南宫武夫这一面的。
一个帝国武将,一个亡国太子,如今的大雍除过江南的乾朝后裔,谁也不可能支持姜琢玉。
于是并未亲眼看过这场大战的人们凭着只言片语的传闻就把这场大战描绘的有声有色,什么一剑西来,什么一刀倾城,就好似说书人口中的仙人,最后也是以南宫武夫胜过姜琢玉为故事结局,这些才符合江湖人的结局。
虽然传闻如此,但是梁淳华却非没有见识的乡野村夫,何况他本也会剑术,自有自己的判断,说道:“虽然传闻如此,但姜琢玉武榜第三,南宫将军武榜第六,我还是更相信是姜琢玉胜出,不过南宫将军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姜琢玉就算能胜也是惨胜。”
那场大战叶菩提并未亲眼看到,事后也未曾再见过两人,虽然知道姜琢玉胜了,但是战况如何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