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1 / 2)

第三节初到茅台镇

张慕癞正杀的兴起,被身旁的穆森和赵新城拦住,顿时恼怒起来,微一用力便挣脱出来,喝问道:“你们两个,搞什么名堂?”

穆森怯怯地回答道:“师长,别杀了,你没看见敌人都投降了么?”

张慕癞这才收拾起杀心,停下战马,定睛一看,果然如此。除了负隅顽抗被毫不留情干掉的敌兵,剩下的都高高向上双手举起手中的枪,离自己远远地,生怕引起这个杀神的注意。整个鲁班场被红军战士淹没,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各个阵地上。

一匹快马从身后跑过来,是军团总部的通讯员。

“张师长,接到军委指令,立即打扫战场,准备撤退!”来人传达着总部的命令,随后又骑马向21、23师的集结地点跑去。

“发生了什么事儿?我们好不容易把周浑元打败,为什么要撤退?”穆森不解的问道。

“别废话,坚决执行命令!你问我,我去问谁?”张慕癞也是一头雾水,呵斥着穆森。“让咱们22师的战士们优先补充弹药、粮食,药品和衣物,其他的不要什么都想拿,抓紧时间撤退!”

“是,马上执行。”

红22师在张慕癞的训练下早就养成令行禁止的好习惯,听到命令后,不管有什么疑问,当即放弃缴获的不少枪支,按照命令只挑师长要求的物品。不多时将当面战场打扫完毕后,快速有序地从鲁班场退了出来。

这场战斗下来,红22师的损失与取得的战果相比简直可以不计。中央军有钱啊!蒋委员长别的不多,钱多呀!中原大战的时候面对着多路军阀的进攻,取得巨大战果的往往是挥舞着委任状和大洋、支票的说客。

你可以说蒋委员长军事上外行,但政治上那绝对是高手。手中不缺钱的委员长对于中央军向来大方,原本配备给周浑元部的充足枪械、弹药、药品、棉衣等给养,白白便宜了张慕癞。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撤退匆忙,来不及去追击逃跑的敌人,被周浑元这个老狐狸跑掉了,是个深深的遗憾。下次再见面,饶不了这个老家伙。张慕癞一边骑马走着,一边愤愤地想着。

老狐狸周浑元正带着残兵败将往前跑着,突然觉得冷风刺骨,后背发凉。回头看着跟着自己跑路的几个参谋,问道:“怎么忽然感觉凉气逼人,阴风刺骨,莫非要变天么?”

手下参谋看了看这大太阳当头,跑的浑身冒汗的败兵,面面相觑,不知道长官这是又抽了哪门子风,不敢瞎说,只能诺诺称是。

红22师部队在向仁怀县中枢镇、茅台镇转移途中,张慕癞渐渐了解到紧急撤退的实情。

原来红军侦查员发现,距鲁班场西北60里,有川军大约8个团的部队快速向鲁班场开来;而且被红军打垮的中央军吴奇伟纵队经过补充后,又集结了两个师的兵力向鲁班场开进,前锋部队已经到了遵义第十二下区枫香坝、花苗田。在红军集中力量攻打鲁班场期间,黔军王家烈部攻占了遵义,断了红军的后路。

面对这种四面合围的不利局面,前敌指挥部毛泽冬、朱得经过权衡之后,放弃了就地建立根据地的想法,命令中央红军迅速撤离鲁班场,向仁怀县中枢镇、茅台镇转移,以便渡过赤水河。

张慕癞带着穆森和赵新城两个人,加上徐秋生和徐老爹,漫步在茅台镇。走在石板路上,空气里都弥漫着酒香。这个后世因为茅台酒而大大有名的镇子,此时虽然地处偏僻的黔省西北部,但茅台酒的名气也已经号称黔省第一,行销周边多个省份了。

红22师路过茅台镇之前,张慕癞专程召开了一次全师大会,强调要高度重视对茅台酒民族工业的保护,严守纪律,坚持公平买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瓢一碗。

当时恰巧路过的毛委员听了之后对张慕癞大加赞赏,回到军委驻地后与王稼祥等领导人联合发布了一个保护茅台酒的布告,强调茅台酒为民族工业,是保护的对象,红军应该公买公卖,对酒具、酒瓶等都应当予以保护等等。

一路走马观花地看着镇上的景致,眼尖的穆森看见前面有家酒肆,连忙喊饿。张慕癞早就望见了,只是忍住不说,看看谁第一个吵吵喊饿,果然和自己预计的一样,还真就是穆森这家伙。

看着额头微微见汗的徐老爹,张慕癞有些过意不去,停下脚步说道:“走了这么久,我也觉得有些饿了,咱们一起到前面的酒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顺便尝尝茅台酒的滋味!”众人连声叫好,跟着张慕癞进了酒肆。

不大的临街饭堂,摆着几张桌子。寥寥的一两桌客人,就着几碟小菜喝着白酒,嘴上滋滋地嘬着酒盅,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穆森看见别人喝得陶醉,勾起肚子里的馋虫,哈喇子都快淌出来了,连声催促张慕癞:“师长,快要几杯水酒来尝尝!”

当地百姓或许对红军的政策有所了解,见到几个当兵模样的人进来并不害怕,依旧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