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年期(1 / 2)

大明财团 李太白豁 2522 字 2016-11-01

魏知府一直有些微皱的眉头,不知何时舒展开来,对陆骏从心底高看了一层。

此子虽然年轻,不过一十九岁,却处事老成、有板有眼,语气不急不躁,神情不骄不奢。

更为难的是,他没有说过汇昇隆半句坏话。

依他多年的官场经验来看,汇昇隆票号指定在后面搞鬼,相信陆骏也是知道的。

但是从他刚刚的叙述中,却避重就轻的,根本不提汇昇隆的原因,无论陆骏是何心思,这多少都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其实,陆骏在马推官那里可是说了汇昇隆的不好,只是魏知府当时不在。这次之所以不说,而是觉得没那个必要。

只要能要到银子,没必要在此时和对方翻脸,以后机会有的是。

“五千两银子……”老知府沉吟了半晌,盯着陆骏问道:“你真能把利息降到年息十分?”

“学生只能保证,在恒丰钱庄贷款,年息十分!”陆骏根本不去思量,这个觉得会得罪多少人,咬了咬牙,就一口答应上了。

钱庄的利率,并不是自己随便就能订的,每个地方,每行每业都有公会,钱庄也不例外,在新阳县也有个钱业公会。

公会是由县里面大小钱庄组成的,对利息,公会是有规定的,不能低不能多,违反者将会遭到全行业的封杀!

新阳的钱业公会规定最低贷款利息不得低于月息二分六厘,也就是年息百分之三十一点二,最高则不超过月息三分。

而陆骏答应下来的年息十分,却只有钱业公会规定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不止是触及底线的问题,这简直是在给整个颍州府的大小钱庄挖墓!

钱庄虽然还有其他业务,但是收取贷款利息,显然是最重要的业务来源。

一旁的卫钟,显然也看到了未来情景,浑身发抖,指着陆骏哆嗦道:“黄口小儿,黄口小儿!”

陆骏看着他冷笑,他若不答应下来,只怕恒丰明天就要死掉,整个陆家也没跑。

“我给你五万两银子!”魏知府一句话,让陆骏的冷笑凝固下来,连带着卫钟也是目瞪口呆,不知道是看陆骏还是看向魏知府。

“老太尊!”陆骏很快回过神来,急忙拱手,正准备说话,被魏知府打断。

“五万两银子给你做本,一年之内,我要在颍州府看到成效!”魏知府说完,就站起身来,由老管家扶着离开公堂。

公堂之上,只留下了呆若木鸡的一干人,连带马推官也是一副茫然失措的样子。

好半晌,卫钟冷哼一声,面无表情的甩手离去,马推官甚至都没拦他。

有了魏知府许诺的五万两银子,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马推官也没兴趣审下去,也没必要继续审了。

不过对于大老爷的手段,马推官终于见识到了,有些莫名的兴奋,这就是正印官的权势!

五万两银子,就好比后世的五个亿,说给就给了,在后世当然不容易办到,但是知府作为一地太守,手握军、政大权,在三国时候,是有机会成为一方诸侯的人物,五万两银子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当然知府并不是无人制衡,上有巡抚衙门、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下有巡按御史,知府也不是为所欲为。

但拿出五万两银子去做事,尤其是于民有利之事,只要相关的手续办好,并不会有人拿这个说事。

相反,若是出了成绩,却很容易被人所发现。

这位魏知府,可是深谙为官之道,别以为他这个知府大位来的容易!

而能够坐稳四品黄堂,且一坐就是六年,就更见功底了。

未来四年依旧可见,若无意外,魏知府将在颖州知府任上致仕。

能够坐满十年知府大位,甚至比国初永乐年间,那位坐了二十九年知县的史诚祖还要为人乐道。

毕竟知府之位不比知县,在流官制的大明朝,中高级官员很少会常留在一个地方任职。

魏知府,或许是近百年来的第一个!

以贡生的身份,在科举和新学为主流的官场,坐稳知府大位,不得不说,魏知府乃是官场上的传奇人物。

当然,堂上众人中,反应最大的是陆骏,他怎么也想不到,魏知府张口就是五万两银子。

而更让他纠结的是,可以预见,他将会成为整个颍州府钱庄、票号的公敌。

他虽然知道,钱庄要走上现代银行的道路乃是大势所趋,但是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所以他只是小心翼翼的,前期只推出个免费存款,而且还有了三个月的限定。

在他的计划中,他要用恒丰钱庄慢慢影响其他钱庄,并不是一开始就要与整个行业为敌,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谁曾想汇昇隆会突然寻自家麻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