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新型装备(2 / 2)

了战后就连德国自己都不这么搞了,中美苏几大强国也同样把轻机枪和重机枪分得很开。

期间中国还被人忽悠之后搞过一款小口径通机,然后部队装备了几天就拍回去了,完全是坑爹的好不好,做班级火力的时候轻便性不够,做连排级火力的时候威力不够,搞得两头不讨好,就连美帝的M249都因为超重,所以在轻装部队评价不佳,被换成了M14EBR之类的使用弹匣的机枪。

所以他很干脆的直接把轻重机枪分开,轻机枪就尽量轻量化,另搞一款专门的重机枪来提供持续火力,他选的是德国战后开发的MG3机枪,‘元首的电锯’的最终极改进版本,考虑到不需要它客串轻机枪了,所以只配备三脚架模式,把子弹从7。62X51加大到8X60提高威力,然后定型为‘M5A1’重机枪。

顺带去掉枪架和把手之类的,又弄了一个电击发版本‘M5B1’,则作为同轴机枪和航空机枪使用,相信全威力子弹900米的有效射程,配1200发/分的超高射速,和精确步枪通用的三倍瞄准镜,可快速更换的气冷枪管,这款提前出现的撕布机,一定会好好的教育对手如何做人的。

有了轻机、重机、那么肯定要有高机了,这方面的话老美的。50BMG弹药当仁不让啊,不过M2HB型号才600发/分的射速被人吐槽了好久,其实并不是太适合作为高射机枪使用,它选用的是二战后期才搞出来的M3航空机枪做原型,配上一个兔子这边带轮子的枪架,搞了个12X90的轻量化版本,之所以连这个也要改口径,那就是纯粹是强迫症患了,不愿意天天和小数点打交道,而且这点细微的调整几乎不会对性能造成影响。

定型之后的‘M6A1’全长1。5米,空枪重40KG,枪架重40KG,理论射速1200发/分,有效射程1500米,不管是用来对付飞机,还是放平之后扫射步兵,效果都相当的出色,而且两个士兵就能拖着到处跑,机动性也相当的不错。

这些是因为魔改出来的武器,所以他才有心思专门查看了测试记录,并且现场观看了实际射击效果,看看有没有改出不必要的问题,那些完全照搬的山寨产品,则是直接看了下生产速度和数量就拉倒。

这其中就包括了‘M7A1’型40X50MM榴弹枪(M79单发榴弹枪)、M8A1型6MM自动手枪(92式5。8MM手枪)、‘G4A1’型90MM无后坐力炮(卡尔·古斯塔夫M2式84毫米无后坐力炮)、‘G5A1’型90MM迫击炮(67式82毫米迫击炮)、‘G6A1’型155MM榴弹炮(M198式155毫米榴弹炮),全部都是经典武器的改口径仿制品,足以保证用到二战打完都不会显得落后,只是出于强迫症和方便计算的缘故,把口径都取了一个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