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公和李元两人对这一带很熟悉,他们边走着边向路人打探骑驴子的白衣小孩,因为小孩子穿白衣很特殊显眼,而且还骑着一头驴子,看起来简直不伦不类,所以没多久便打探出来了,说是看见往东南方向去了。
赵正见打探到了归于我的行踪,很是高兴,看来还是朋友多了好办事,要是自己这副秃嘴笨舌去打听的话,估计很难打听清楚,当下他的心情也是很好,看来人一定还是要做好人的,做好人才有好报。
他们一路走着,宋四公和李元对赵正很是热情,到了下午的时候又拉他到了一个小饭馆里大喝了一顿。
说是现在已打听到了贼人的行踪,也不必太焦急,先吃饱饭再赶路,赵正本来也不怎么饿,而且先前喝进的酒还没完全消化掉,但架不住两人的热情相待,只好勉为其难地和他们去吃饭,两人又叫了酒,但赵正实在是喝不进去了。
但宋四公和李元都是江湖中人,一直都是无酒不欢的,赵正推让着不喝酒,他们便以为赵正不够义气,所以赵正也只能是勉为其难地喝了起来,但没喝几盅,赵正便头重脚轻、面红耳赤起来,两人笑话赵正没有酒量,自己反而更肆无忌惮地喝了起来。
这一喝,又耽误了许多的时间,一直喝到黄昏,两人才酒足饭饱,招呼赵正上路。
赵正见两人都有醉汹汹的姿态,怕他们不便行路,便建议今晚好好休息,明早再走,但两人都摆摆手道:“赵兄弟放心,我们都是惯行夜路的。”
赵正见他们手中都有武器,又武艺高强,便点点头。
他们一直向东行走,过了不多久,便走出了市镇,到了荒郊之处,这时天也慢慢黑了下来,几人因为喝酒太多,这时都有些渴了,宋四公道:“咱们先找个人家讨口水喝吧。”
望见东南方向有炊烟袅袅升起,当是有人家住,几人便向着东南方向而来,走到跟前时,果然有一户人家,是一个大的庄院,炊烟从院内慢慢地升起。
几人上去敲门,敲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人回应。
宋四公道:“这人家不像是睡觉了啊,怎么里面的人听不到。”又加大力气的敲了起来,但还是没有人回应。
李元上前道:“看这都生着炊烟,肯定是在做饭了,怎么就不理会我们。”他有些不高兴了,觉得这家人不怎么厚道。
他迎上一步,使劲地推推门,没想到那门并没有关着,格拉一下就被推开了,李元笑道:“怪不得没有开门呢,原来门没关。”
几人走了进去,见院子颇为宽阔,东西都栽种着两株高高的石榴树,上面郁郁葱葱地结满了粉红可爱的石榴。
宋四公笑道:“要是讨不到水喝,咱么一人吃几颗石榴也是挺好的。”
李元朝着堂屋叫道:“有人吗?”
他趴在窗户上看看,见里面隐隐有灯光映照出来。
他又喊道:“主人家在吗?我们是过路的,讨口水喝。”
里面一直都没有声音。
宋四公道:“别喊了,也许是人家不想搭理我们。”
李元也扫兴道:“这家主人真不厚道。”
欲待敲门,想到人家这么久都没搭理我们,敲门也是自讨没趣,便道:“那咱们走吧,到别的地方逃水喝吧。”
宋四公道:“既然来了,咱们摘几个石榴吃也可以解解渴的。”当下从怀中掏出一把铜板,搁在窗台上,向着里面喊道:“主人家,我们摘几个石榴解渴吃,这里有些铜钱,给您搁窗台上了。”
他说了之后,堂屋里依然没有回声,宋四公也不计较。
赵正见他们行事很是光明正大,不禁心里又暗暗佩服起来,心想自己这次可真是交到好朋友了。
只见宋四公走到石榴树下,将手中的长矛一立,道:“看我银蟒宋四公给你们摘石榴。”手中长矛一横,看样子是打算用长矛往下掇石榴。
李元笑道:“摘几个石榴还要用长矛啊。”
宋四公看他一眼道:“你看着吧。”
只见他将长矛横在胸前,做了一个起手势,接着右手一转,便将矛转了起来,他的身前立刻响起呼呼的风声。
赵正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
只见那根长矛在宋四公的手中越转越块,宋四公的身子也随着矛的转动而俯仰低趋,那根矛好像有灵性一样,虽然转的越来越快,但一点也碰不到宋四公的身躯上,而随着速度越来越快,矛转成了一个大的圆圈。
赵正只觉得眼前错乱生花,心里暗暗佩服宋四公武艺高强。
正在这时,宋四公大喝一声:“住”,接着见他右手腕一番,右臂顺势而下,生生地将那正飞速转动着的矛压在了地上,而同一时刻,他的整个身子也是陡然而起,头下脚上的立了起来,下面仅仅只是右臂支地,而右手中的矛依然在地上转动不已,这么做,他的整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