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马贼(1 / 2)

天元道诀 汉时月 3322 字 2017-07-27

秦明既然决定了离开,就不拖泥带水。等吃过了午饭,就去收拾东西打了包裹。他想了想,觉得以后说不定还会回来住,因此找到了临近的一家曾被一尘老道士诊治疾病救治过性命的村民,给了几两银子和道观的钥匙,让这家人帮着打扫道观。而他的外出借口,则是云游。

外出行走,最好带着兵器防身,可道观里的柴刀已经碎裂,秦明又不想拿菜刀,只好拿了根棍子。

出了黄家集,走了几里路就来到了官道上。秦明想了想,沿着官道往东走去。秦明这三个多月来虽然没有出过黄家集,但是也听来往的行商和外出过的村民说过广阳郡的地理。虽说沿着官道向西走二三十里就是罗山县,但是从罗山县挨着的是西江,在罗山县坐船只能到达海安县,想要去郡城,还要转海路,而向东百十里就是丰原县,丰原县挨着西江,只需坐船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阳郡城。

广阳郡与背面的广阴郡以广山-小罗山为界,山间有可以通行的孔道,来往行商不少,但同时山贼也多。只是这几个月秦明就听过好几次行商被山贼打劫。广罗山的山贼分为好多股,有的只劫财不杀人,有的既要钱又要命。一般没有雇佣镖局护卫的独脚行商,就要听天由命了。

秦明单独一个人,自然不会找保镖了,更何况镖局只在县城里有,黄家集里可没地方找。不过他并不担心山贼,心想以自己的奔跑速度,不至于被山贼拦住。

官道上的行人虽然不多,却也不少,骑驴的、赶车的、步行的……都能看到。秦明大不而行,他体健身轻,走得飞快,像跑一样。官道上的行人见了,也觉诧异。秦明走到一处山口,听见希律律的马叫声,不由缓下脚步——听说山贼中也有骑马的,这样一来,一般行路的客商根本跑不掉。

秦明本可以快速冲过,但是禁不住心中好奇,想要看看是不是山贼,因此就小心翼翼的走进山口,来到一处拐角,停下脚步探头看去,只见山间道路上,横七竖八的倒着几十个人、十几匹马,地上到处是血,人看起来是都死光了,还有几匹马在血泊中苟延残喘。这些人手里拿着大刀,头上都过了一块黑色的头巾,怎么看怎么像传说中的山贼。

“只是,怎么都死了?”秦明想了想,觉得可能是山贼和路过的镖局火并,被人反杀了。他走过去捡了一把刀,又撕了些没染血的衣服,将这刀包裹住,系在了棍子上,笑道:“这下就可以了,这可比柴刀强多了。一般山贼不可能只有这点儿人,赶紧走。”

当下秦明转身跑出山道,继续沿着蜿蜒的官道前行。到了傍晚时分,秦明来到了一处村寨。经过筑基之后,他的五感得到加强,虽然已经到了傍晚,还是远远的看到村口有个客店。

此时,半轮杏红色的残阳斜嵌在小罗山耸峭的山尖上,胭脂般的落霞,给莽苍苍的崇山峻岭披上了一件艳丽的纱衣。一团团蓝色的暮霭,从山谷中蒸腾起来,和村寨中袅袅的炊烟、山腰上的几片白云糅合在一起,在逶迤蜿蜒的峰峦涧谷中缓缓飘荡。

山脚下的溪水,像一条碧莹莹的宝链,从小罗山山顶垂挂下来,闪着粼粼波光,悠悠向东流去。溪旁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晚归的牧童甩响了清脆的鞭声。

秦明踏着溪旁铺着野花的小径,穿过一道树林,跨过一坐小石桥,秦明来到了这座村寨里。这座村寨坐落在小罗山脚下,看上去只有几十户人家,一座座低矮的房屋像一座座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此刻,残阳已经完全坠落到山峰后面去了,黑黝黝的夜幕垂落下来,天空中跳出几粒银星。村寨里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正是吃饭的时候,村外一个人也没有。秦明来到客店前,这客店门前用竹竿挑着个旗子,山榆木大门敞开着,门框上吊着一盏八角琉璃井形状的灯笼。

秦明看了看这客店,皱了皱眉,稍停了一下才迈步上了青石阶,进了大门。只见门里的柜台后面,坐着一个六十来岁的驼背老头儿,胳膊肘拄在柜台上,双手托着下巴,正在打瞌睡。

秦明走了几步来到柜台前,先是轻声问道:“老丈,你这店里面还有客房吗?”

驼背老人大概有点耳背,没有反应,脑袋仍然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

于是秦明用手指敲了下柜台,咚的一声,吧驼背老人吓醒了。他揉了揉昏花的老眼,看看柜台外面的客人,这才伸了伸懒腰,打了两声哈欠,站起来问道:“客官,住店么?”

秦明点了点头。

驼背老人摘下挂在墙上的一盏灯笼,说道:“跟我来吧。”

两人出了柜房,穿过天井,来到后跨院。秦明仔细打量着小院,只见院子不大,朝南有五间屋子,东西两侧也各有两间。院子中央有一颗茶杯粗的柿子树,院子里落了一层树叶,墙根出长着一簇簇野草,看样子,这个院子好些日子没有打扫了。

小院里黑咕隆咚,只有正房的传呼透出一缕红光。这时,驼背老人对秦明说道:“客人是住上房还是住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