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的大忠臣也不见得是古板的道学先生。赵欢哪里知道这个?心里把这假正经的老小子问候一通,也只好从善如流。
形势所逼的,真的,爱信不信。
常邑守仍嫌气氛还不够热烈,一手抱一美姬道:“子欢公子,公孙大夫,雅歌投壶那一套忒的无趣,我这宅院后面有一奇景,二位可愿移步一观?”
公孙伏英道:“哦?邑守如此一说,我们可要去看一看了。”
赵欢也被勾起好奇,不知这战国时代能有什么奇景,难道还能奇得过我两千年后的见识?
于是喝得半醉的三人皆由美人搀扶便朝后院而去,穿过回廊经一侧门来到一个开阔的园子。当时的园林虽不似后世之精致,却有另一番古朴自然之美。走在乱石小径,赵欢心里忽然泛起一种熟悉的感觉,连他自己也奇怪起来,难不成这里自己穿越前竟然来过。
邑守引路在前,到了一处小湖,吩咐婢女点燃四周灯盏,示意两人向湖中一观。赵欢定睛一看,心里这便乐了:这这……这不是趵突泉么?
这趵突泉四周景物自然与后世大不相同,本身并无太大变化,只是还要高上不少。赵欢在前世还是陈进的时候,曾与大学同窗共游济南,所发生的桩桩件件还都历历在目。如今“故地重游”,一乐之后不禁又唏嘘喟叹,一时酒也醒了大半,再无游览之心。
赵欢观泉未有反应,公孙伏英抢先惊奇起来:“此水突出水面一丈有余,当真稀奇,只是不知是因何道理?”
常邑守道:“公孙大人有所不知,此三眼泉乃城外泺水之源,日日喷涌,夙夜不息,才形成了泺水泱泱大泽。”
公孙伏英又是一番惊奇,常邑守呵呵笑道:“常某也觉此泉乃是天下至奇,专门辟出了一块大青石,想给它取个名字镌刻其上。无奈才疏学浅,日夜苦思也想不出来。今日贵客临门,还请贵客赐以佳名。”
赵欢沉吟不语,公孙伏英先道:“此泉朝天而涌,是为忠也;昼夜不息,是为信也。此泉忠信,正如我等为人臣子者,一心为主,日夜不敢忘忧国事。不如便叫忠信泉如何?”
常邑守细细品味:“忠信泉,嗯,不错不错。”
赵欢却听得心里腻味,“趵突泉”之名正欲脱口而出,眼珠溜溜一转,信口道:“切,还不如叫升龙泉好听。”
常邑守一拍手掌:“好好好,这个甚佳,升龙泉,煌煌大意,朗朗上口,子欢公子果然博学多才。”
公孙伏英嘴角略一抽动,眼神又是一变,心中默语:“好一个升,龙,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