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向秋天的尾声——苏某家(书评)(2 / 3)

个本不该也不能攻略的配角的时候,故事才是真正的开始。反反复复的进入这个世界,可结果却是与苏虞兮一同死于地震,这对于一个来自高纬度的灵魂来说,成为了一场执念。

直到兑换了名为外挂写作算命道士的外挂的时候,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模板里出现的“苏虞兮线”浮出了水面,并使这个天才少女在度过了地震这个命中本应无法避开的生死劫之后觉醒了自己的灵魂以及对于世界真实性的意识,最终导致了游戏强行结束,系统崩溃。

也打破了自己作为世界角色的宿命,握住“三日月宗近”并挥向了命运的咽喉。

也许如同系统无法避免会产生名为苏虞兮的bug一般,客观的惯性也无可避免会让本身作为剧本女主角的裴砚晨无数次跳出苏虞兮所写的剧本,惯性般的试图纠正与命运相违背的剧情,最终也导致了本应在这一个世界里即将成功的苏虞兮不得不实施了自己的PLAN-B,即以自己的死来促使程晓羽的殉情,以此来强行触发系统的崩溃。

但是苏虞兮自己也没预料到,这样的一个举动,不但使自己彻底的打破了本身的剧本,也导致了主角在清醒之后只剩下了身为“程晓羽”的记忆。所以不难再预料到这最后一次的《妹偶》世界模板游戏,全知全能的偶像妹妹和程晓羽的幸福生活即将展开。

当然,失去了记忆的程晓羽的世界里,除了妹妹以外再也无法看到任何姑娘的影子了。从这个结局所展开的补完计划,不得不让除了妹党以外的众多庄家血亏上天台。

但这是属于程晓羽和苏虞兮的幸福。

正如乔巴说的一样,这个故事叫做《我的妹妹是偶像》,是一个属于苏虞兮的故事,属于一个有着三千如雪发丝,宛若神造物的容颜和身材,一半身处神圣一半身处深渊遗世而独立的完美妹妹的故事。

书群里有非常多的后宫党的朋友,他们在结局更新之后叫喊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宁可是一个脑残小白文的结局,也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残酷的真实的世界。但我们似乎忘记了乔巴很早便提到的他写作的目的——讲述一个关于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的故事。

当我们为结局的不完满而疯狂网购刀片且人肉乔巴地址的时候,我似乎在书中的每一章;每一个故事里都看到了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

程晓羽和苏虞兮第一次讨论的哲学命题即为:什么是爱情。而后在震后的地狱中,苏虞兮问程晓羽道:哥哥,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感觉?程晓羽的答案是:喜欢是一种心情,我所希望的是你希望的。这个答案让我顿时惊为天人,瞬间觉得文青真的是一种无比可爱的生物。以往女朋友问我什么是喜欢的时候我只能照抄标准答案:喜欢是浅浅的爱。什么是爱呢?爱是深深地喜欢。

但是在文青作者的笔下,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是那么深刻又浅显的道理:我喜欢你,因为在我生命的旷野中,看到了你的身影,你的身影贯彻了我的整个人生。

当兄妹重逢的时候,苏虞兮为程晓羽设置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罗曼蒂克的剧本,剧本的核心道具是一本名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小说(没有看过的朋友强烈推荐去看一看,比起获得诺奖的《百年孤独》来说这一本书对于爱情和人生意义的诠释非常经典)。这本小说让程晓羽明白了苏虞兮的爱情观的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妹妹和独一无二的爱情,所以回到结局也就可以理解苏虞兮的目的,她会给程晓羽完美的爱情,但是爱情必须是晶莹剔透完美无瑕的,这也许就是被乔巴所忽略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什么许沁柠最后会帮助裴砚晨取得那一份真正的DNA检验报告。

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灵魂,程晓羽身边的女孩子们都是独立且高贵的,没有人可以如同一般网文里的女主一样,因为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容许主角大开后宫,享尽齐人之福。

那是爽文小说,不是真实世界。乔巴所想展现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符合客观物质规律的世界。

因为真实,所以注定有残缺,所以必须残酷。

对于苏虞兮来说,她的爱情即是那一个能完美填充她心口上畸形不规则的缺口的人。也许程晓羽是能百变的,可以以完美丈夫的身份搭配任何一个爱他的女孩子,但是对于苏虞兮来说,程晓羽只有一个形状,即她心上缺口的形状,不能有任何的附着物,也不能有任何的变化。

对于其他所有的女孩来说,苏虞兮太自私,太残忍;程晓羽太软弱,太多情。但是对于这彼此相爱的两个人来说,这样的选择会让俩人的爱情和灵魂完美无缺,不再有遗憾。

这也是我们对于爱情的赞颂的根本,两个命中注定的灵魂彼此契合,彼此相拥。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完美。结合结局来说,这样的结局,又未尝不完美呢?本就是两段灵魂的结合,属于两个灵魂的纠缠、羁绊,构造出一个超脱于俗世规则的完美爱情。

也许如同乔巴在后记里写的那样:“只是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