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千金买马骨(1 / 2)

“本王说的德高望重之人,当然不是指本王自己。”

端王站在琉璃身边,笑吟吟地望向堂上。

“本王说的这个人行事公正,始终以朝廷和百姓为重,可谓德高;年纪轻轻就受到天下子民钦敬,可谓望重。把人交给这一位,任谁都会放心。五哥,你说可是?”

琉璃心头一颤,忍不住也抬头望向堂上。

青天白日海水山屏之后,果然缓缓步出一人。

紫袍玉冠,不怒自威,正是今天一直没有露面的肃王。

“你也胡闹够了!”

肃王一拂衣袖,朝端王扫了一眼。

“本王可是在尽心尽力替圣上分忧哪!”

端王耸耸肩,脸上仍然挂着微笑。

“五哥你想啊,寒冬施粥本是善行,如果只是一时不察就要承担起别人的过错。就算这回归罪一人,用重刑堵了悠悠众口,可从今往后还有谁敢再做善事?”

他折扇一指,直向堂上官员。

“周大人,你敢么?”

周大人年老体衰,精力不济,正垂着头偷偷打瞌睡。

猛然被这一问,惊了一惊,胡须抖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刘大人,你呢?”

另一个官员当然也无话可说。

端王又转身指向堂外。

“你们,你们又敢么?就不怕善因却结恶果,好事未做成反倒身陷牢狱?”

众人都不敢说话,连叫花子们的竹杖声也忽然停下了。

端王笑一笑,又随手拿扇子敲了敲旁边的一个衙役。

“你叫什么名字?”

“王大石。”

“大石兄。你听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么?”

王大石摇摇头。

“没听过,本王就告诉你。”

端王笑吟吟的,也不看肃王的脸色,自顾自就说起了故事。

这个故事琉璃倒也记得。

说的是上古时有一位国君,为了求一匹千里马不惜悬赏千金,但是悬赏三年始终无人肯来揭榜。

于是有个身份低微的侍臣自告奋勇,提出带千金去为国君买马。

过了三个月,侍臣回来了禀报,说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他花了五百两黄金,把马的尸骨买回来了。

国君勃然大怒:“朕是要骑马驰骋千里,你花了五百两黄金弄回一副马骨是要糊弄朕么?”侍臣不慌不忙,解释说:“连千里马的尸骨,大王都肯出五百金来买。天下人就会知道大王是真心爱马,也是真心悬赏千金。很快就会有人给大王送马来了!”

果不其然,还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到了宫中。

“这个故事大石兄听懂了么?”

端王敲敲折扇。

王大石迟疑地摇摇头。

琉璃心中却非常感激,知道端王这是在替自己辩护。

“听不懂没关系,本王来与你解释。”

端王

“一副马骨,弄得好就可为天下人的表率;要是弄得不好好……大石兄,本王问你,要是那位国君一怒之下把侍臣砍了,马骨丢了,又会怎样?”

“这……这能追回那五百两黄金么?”

王大石讷讷问道。

“五百两黄金有什么稀罕!”

端王的折扇恨铁不成钢地敲到他肩上。

“就算追回了那五百金,天下人也只会看见国君这样小家子气。以后别说千里马了,就是想弄套马板肠来熬油也是捞不到的!”

端王回身,朝肃王一揖到地。

“为了全天下的向善之心,还望皇兄明鉴!”

堂上堂下一片寂静,只有肃王冷哼一声。

“有向善之心固然好,也要有种善因得善果的本事。金陵府已在审案。无关人等就不要掺和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我同为天子手足,当然事事想天家所想,忧天家所忧。”

端王说着就朝北方拱了拱手。

“如今本案错装复杂,又牵涉到民议民心。皇兄是天下公认的贤王,行事必然会公正行事,使人膺服。不是么?”

他平时放浪形骸,突然说起正经话来居然有板有眼,让人一时无从辩驳。

金陵府尹周大人第一个站起身来支持,另外两位官员也跟着也附和。

琉璃心中暗想,这多半都是因为端王这样公开一闹,这些官员生怕招惹麻烦,倒不如顺势让肃王担此重任。

横竖两个都是王爷,又是兄弟,就是打起来也不关他们的事。

一片呼声中,肃王终于勉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