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630吨,最高航速:12节,续航能力只有1200海里,武器:4门单装140mm/L40海军炮,8门25mm机关炮,舰员75人,还可搭载陆战队员若干。为了减轻重量该艇取消了大部分额外防护装甲;为了多装弹药该艇甚至简化的动力系统,使用游艇常用的康明斯船用汽油发动机。为了让经手人都有足够好处,该舰适当提高了报价。
越小的军舰越便宜,不单是总价,吨位报价也是几何级数缩减。然而这530吨小船的吨位报价却与3000多吨的闪电轻型巡洋舰相差无几,相当于闪电级的九成。对船厂来说,这货绝对是一款高利润军舰。其中的猫腻,明眼人都懂的。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利益均沾的和谐高额利润,该型舰获批订购数量非常惊人。
B97年11月份,海军组建内河舰队和濒海舰队的请求获得批准,猎虎级正式获批作为新舰队主要装备舰种。该型号第一批次获批新建军舰数量76艘,分属6个新建内河舰队和濒海舰队。这轮的下饺子造军舰不但清空了海军军费结余,还成功的抢来了B98年度计划拨付给陆军的训练经费。次年年中开始,新订购军舰开始陆续交付,年底全部交付完毕。
B99年财政年度,在恶邻西鲁帝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联邦中央政府终于叫停了成瘾的海军扩张,开始拨付陆军训练经费。也是在这一年年底,6支新建舰队正式成军。
短短一年间,新增加了76艘作战舰只,这可是件大喜事。海军刊物和国内各种军事报道普遍高调宣称这些军舰将验证“军舰数量威慑制胜论”,“未战而止战远强于开战后胜战”。然而,在世界主要海航强国编订的海军力量年鉴中,这些小军舰从来都没被统计在白洋联邦的海军力量之中。国外的内行可都是实在人,只说实话,人家犯不着不照顾你这些贪污犯的面子。
海军高层为了瓜分军费而临时抱佛脚造出的这些军舰实战效果如何呢?恐怕只能是让敌人获得可观战绩吧。
至于“全能型海军”概念,这一新军事理念促成了白洋联邦海军陆战队的转型和迅速扩张,陆战队员额从B96年年初的不足万人急速增加至B99年的10万余人。这一新军事思想要求:海军陆战队不但能濒海两栖作战,还能像传统陆军一样深入内陆,开疆拓土(开展内陆地区殖民战争)。原本计划给陆军换装使用的大量技术装备和自动武器落到海军陆战队手里。海军抢了钱又夺了枪,陆军还是悲催。然而,后世却对这一新军事概念高度评价(美军就是这个模式)。
后世历史学家称:创立全能型海军和壮大海军陆战队促成了联邦高层灭亡后、新国家济州公共和国的顺利建立。海军直接指挥的海军陆战队打下了大片殖民地,联邦亡国后难民至少有地方可以逃。联邦灭亡了,但在海军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的奋战下至少还有复国基地存在。
(当年大宋在蒙古军猛攻下OVER了,那可真的是over,整个高层精英群体在崖山被一锅端。若不是后来蒙古军内部混战,宋人很可能要千年为奴了。宋女千年献初夜想来好悲催啊。)
……
那场亡国之战降临前,得胜的联邦海军提出了种种理论,政府也有了自己的新理论——“陆军无用论”。
B世纪95年,罗克德尔角战役,白洋民主联邦远征舰队在盟军帮助下光荣胜出。这次军事冒险海洋扩张带来的巨额利益让商人们目瞪口呆,从此越发的重视海军建设,突略了贴身保镖联邦陆军,突略了身边近在咫尺的野兽。商人们注重实际利益,热衷于算计投资收益。钱投给陆军显然不能带来收益,投给海军却绝对会有不菲的收益。就因为一个钱字,原本打算投给陆军添置装备加强训练的经费分了大半给海军造船,其余也用于新到手殖民地的开发。
钱都洒向了大海,白洋联邦军陆军的换装整军工作必然因缺乏经费而完全陷于停滞。
部分联邦陆军将领曾联名上书,要求政府恢复原定陆军整军计划,足额拨付陆军军费。商人组成的政府高层居然回应称:“给军费可以,但军费投进去什么时候能回本?收益率能有多少?”政府要求这些陆军将领拿出投资收益报表。
政客们这样说似乎也是有理有据,因为“我们是全民投票民主选举上台的,我们要为选民的权益负责,我们要花好纳税人的每一个铜板。”
当年把英国皇家海军大型舰只全数歼灭的英国工党政府也是高喊着这样的经典言论。后来,面对接连独立的殖民地,大英帝国只能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就连阿根廷这样的莞尔小国也敢抢夺的大英帝国领土了。如果二战结束后,仍维持着庞大的战列舰队,恐怕香港问题很可能是另一个模式。
(当下的工党正在用多元化彻底消灭大英帝国,伦敦已经沦陷了。放眼欧洲大陆,可恶的左翼政党,从来都是国家和民族的敌人。)
这些民选上台深受公众拥护的商人政治领袖时常把纳税人利益挂在嘴边,用维护公众利益的借口打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