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和这些人中的某个、某几个对上。
一时间周瑜的心思,更复杂了。
“公瑾若有心事,但言无妨,统虽不才,亦愿出力,即便我等无可奈何,还可去求长公,自有他可做主,何须犹豫?”平时最有礼貌的庞统也出声道。
“可是女子之事?公瑾生得这一副好皮囊,更兼才智过人,累世三公,何患无妻?”司马懿摇头笑道,一副猜中了的表情。
事实上他确实猜中了一部分。
此时此刻法正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必是蔡琰之事,诸位不知,公瑾与那蔡家长女,已是两情相悦矣。”
法正最喜欢管闲事,所以消息要比其他几个更灵通一些,这四个人里庞统喜静,司马懿喜欢和诸葛亮较劲,诸葛亮有时候不得不和司马懿较劲,所以对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绝对没有法正知道的多。
“我当何事,这有何难?蔡家与你周家,正是门庭相对,公瑾请汝父,来提亲,难道蔡公还会拒绝不成?”司马懿笑道。
周瑜闻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这时候,诸葛亮出声了:“公瑾可有投效长公之意?”
诸葛亮的话一出,屋子里瞬间鸦雀无声,这间房里的人全是聪明人,一经这么提醒,就知道诸葛亮说的事,触及了关键点上。
见周瑜还是没有回答,四人当即了然,不再说话,择主而事是每个人的自由,不该多开口,他们何尝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诸葛亮见此情况,把脑中原来把事情捅出去,让落霞都知道,逼迫蔡邕不得不同意的想法,瞬间剔除出去了,这办法不是帮周瑜,反而是在往死里害他。
“瑜多谢诸位好意,此事还请众位,切勿声张,不然瑜有难事小,害了琰儿事大。”周瑜起身对另外四人,躬身道。
“如此下去不是办法,还需有所计议。”司马懿突然摆手,准备说些什么,在这种诸葛亮没办法的时候,他必须要拿点办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