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2 / 2)

长河复生记 大简 2850 字 2017-03-08

孙一差点跪了,原来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啊。

孙一小时候恨死了做速度转换的数学习题,从米每秒到公里每小时,再从公里每小时算回米每秒。那时的孙一认为一小时六十分、一分钟六十秒简直是故意发明出来折磨小学生的。

现在看来,明朝的每个时辰八又三分之一刻根本就没给小学生留活路!

怪不得有人说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一直在退步,以至于许多前朝的数学著作到了明朝都没人看得懂。

就这样的计时制度,绝对妥妥地把小数学家扼杀在摇篮里。

孙一毫不犹豫地宣布,

“以后我们一个时辰十刻钟,一个刻钟十分钟!奶娃,你马上在每两个时辰之间,再画十个小隔!”

贾道士向孙一深施一礼:“爷要回复汉制,我赞成!”

孙一吃惊了,自己的规定居然是汉制!

贾道士见孙一不明白,解释道,

“秦时,昼夜各五分。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夜里打更,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被称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此实乃十天干之数,为十更。”

“汉代,一日十二分,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为十二时。”

“自此成定制,一日若以十二时记,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钟报时,叫做钟点或时点;一日若以十更记,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鼓报更,叫做鼓点或更点。”

“汉制一日百二十刻,乃是取一时十刻。明制一日百刻,乃是取一更十刻。”

“爷回复汉制,一日百二十刻,则一时十刻,一更十二刻。而爷言语中强调,分钟,刻钟,分的乃是钟,有别于大明之一日百刻的鼓。”

说罢,贾道士竟自蹲下,在奶娃已分好的一百二十刻的圆周上,十二、十二地数起来,分别标出了五更的位置。

孙一脑子里计算了一下,五更分别开始于一更天19:12,二更天21:36,三更天00:00,四更天02:24,五更天:04:48。

贾道士然后对孙一郑重建议,“自古的规矩,晨钟暮鼓。一更闭城,五更开城。值夜的兵丁分四班,每班一更。听见有兵丁打更,百姓心里就踏实了。爷,咱也得有人打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