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阿巴海(3 / 3)

长河复生记 大简 4473 字 2017-05-12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极”、“洪太主”、“洪佗始”、“洪歹是”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现代学者多认为皇太极并非其真实名字,而仅仅是其称号,来源于蒙古贵族的称号“黄台吉”。

笔者深以为然。努尔哈赤的第一个接班人长子储英被努尔哈赤亲自下令处死,第二个接班人次子代善被努尔哈赤贬为庶人剥夺全部下属,之后努尔哈赤留下的制度是四大贝勒轮流执政八旗旗主共同议政的“共和制”。一代枭雄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容忍自己的一个儿子名字叫做“皇太子”。

明代陈仁锡的《山海纪闻》里,皇太极以“喝竿”的名字出现;《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中,皇太极以“黑还勃烈”的名字登场。参考本章的内容,可知“喝竿”应为“可汗”。“黑”在南京话里读作“喝”,“黑还”就等于“喝竿”,“勃烈”即“贝勒”,“黑还勃烈”不过是“可汗贝勒”,皇太子的满语对应罢了,只能说明“皇太极”不是本名。

俄罗斯汉学家G.V.戈尔斯基认为“皇太极”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说曾一度被西方学界广泛接受。笔者表示支持。这种命名符合努尔哈赤的家族传统。七子阿巴泰,八子阿巴海,一母同胞的九子、十一子为巴布泰、巴布海。本书采用此名,随着故事展开,笔者将逐步爆些小史料支持。

可以确定黄太极真实姓名的权威文献,是《老滿文原檔》。《老滿文原檔》是1607-1636年间满州金国的原始记录,所使用的纸张,主要为明朝旧公文纸和高丽笺纸。书写的文字,有蒙文、无圈点老满文、半加圈点过渡期满文,完全加圈点新满文。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目前已高清原样出版,可看到《老滿文原檔》曾被严重涂改,在出现黄太极名字的地方或涂抹,或遮盖。

这些涂改的地方,学者普遍认为满清隐藏了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

大陆保存的《满文老档》,是乾隆年间的《老滿文原檔》重抄(重撰)本,不足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