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面渗出不少乌紫的粘液。整体看来,仿佛半截熄灭的白蜡烛,白色的蜡油流了一地、已然凝固,蜡烛身上,也被炭黑抹了个稀里糊涂。
“快走!快走!”
在刀鱼的催促声中,四人慌慌张张一路逃去。
也许人在恐惧时,各种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瘦骨嶙峋的刀鱼,平时半桶水都拎不起、也懒得拎,现在却咬牙切齿,搀扶着劳苦功高的美女驱魔人,在黑暗的甬道中一溜小跑;膘肥体胖的肥猫,平日里也是贪吃懒做的主,此刻竟也哼哧哼哧背着死沉的矢夫,紧随其后,不敢停步。
什么口干舌燥,什么腰酸腿疼,奶奶的跟保住小命比起来,都是特么浮云!
现在就一个念头——逃命!
就这样没命地逃着,也不管脚底深浅,或软或硬磕碰到什么东西,就觉着甬道似乎兜来转去,冲上一道斜坡,终于哈里路亚!看见了一团亮光!
尼玛!总算熬到出口了!
但,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出口呢?
一团幽蓝的光幕拦在面前,上面游动着各种认不出的光符,仿佛一道玻璃屏障,隔开了内外两个世界。
刀鱼和肥猫自然是懵圈的,相视一愣,双双转头看向露西。
只见美女合伙人,现在应该叫美女驱魔人,上前一步,仔细打量了面前的光幕,脸上浮出一丝既有些惊讶、也有些淡定的复杂神情,檀口微启,轻叹道:“侥幸,侥幸……”
话音刚落,就抬起右手,对着那道光幕隔空旋转手掌,口中念念有词:“魔亦有道,嗡嘛呗咩……”之后的话就听不懂了,似乎是段咒语。
随着这些古怪动作,那幕中的光符就受了召唤一般流水滚动起来,忽而聚合,忽而分散,最终汇成一个亮点,又迅速放大,消除了光幕,露出外面的世界。
迎面吹进一股湿答答的风,有些咸腥怪味,但此时此刻,闻起来简直像天堂里的花香,说不出的舒坦。
“快!出去!”
众人忙不迭蜂拥而出。刚刚跳到外边,那道光幕像长了眼睛似的迅速合拢,再回头看时,哪里有什么光、什么洞口,只有一片绿油油、苍翠似滴的侧柏篱墙。
万岁万岁万万岁!可算逃出来了!
肥猫哎呦一声,费劲地弯下腰,挤紧一肚子肥油,将仍在昏迷的矢夫推在一旁,一屁股累瘫在地,抽出胖手,满脸抹油汗。
刀鱼则与露西一样,警惕地环顾四周。
这里很空旷,不像老夫子家院子。左右黑乎乎栽了不少松柏,当中似乎有片三四十坪的空地,中央高耸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台,上面好像有组雕塑。脚下都是坚硬的石阶与步道。
“不对!不能停!还要快走!”露西拖了一把刀鱼,焦急地催促道。
肥猫闻言,不免抱怨:“还让不让人活啦?还要走啊?这老夫子沙袋一样沉得要死啊!先把他弄醒行不?”
“别特么屁话!背着!快!”刀鱼上去就是一脚,“你小子要歇口气还是要命!”
“干嘛非让我背……”肥猫口里咕噜,身子却强撑着爬起来,重新把矢夫背上,蹒跚着跟上。
没走出几步,忽然一道阴风刮起。
松涛阵阵,沙沙作响。
【第二幕】排毒
月黑风高,夜寒浸骨。
夏季露天睡过觉的人都知道,白天虽然炎热,但到了深夜却很凉爽,甚至寒冷难当。
特别是空旷的室外。
在没有空调的时代,或在早些年的农村,贪凉的人常会在自家院里支张床铺,扯起纱帐,点盘蚊香或艾条,打着蒲扇过夜。睡得固然舒服,但第二天早晨大多昏沉无力。按老人的话说,这是“打着露水了”,其实从风水或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却是人的元气受损。
正所谓:树靠天养,屋靠人养。
无人空宅与有人居住的房屋相比,损坏破落的速度会更快。一砖一瓦,无形中也在吸收人体的温热阳元。而当人在熟睡时,体内的元气是最弱的。如果卧室太过宽阔,甚而空旷,人的阳元就会过度损耗,晨起必然头重脚轻、倍感乏力。所以大家如去上京看那天子的寝宫,以及那张龙床,都是相当狭小的。为的也正是避免睡眠时消耗过多的真元阳气。
更何况,凌晨三四点,是阴气最盛的时段。
遍植松柏的广场,布满湿寒。
三个疲惫的身影,强打精神,穿梭其间。
瘦峭的刀鱼感觉体力已快到极限,冻得直打寒战。身边衣衫更加单薄的露西也已一身冰霜。倒是一向怕冷的肥猫此刻却汗如雨下,呼呼吐着热气,因为他背上,昏睡着毫不知情的矢夫。
“到没到啊?”肥猫喘口粗气,愤愤问道。都说死沉死沉的,还真特么有道理!这死人一样的老夫子还真特么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