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也是历史课。
刚刚上课,同学们还没有安静下来,还有在说话的。历史老师说提问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然后边指边说出了第几列第几排,他点起第一位同学后并没有让那个同学立刻回答问题,而是紧接着又点起了第二位同学,接着是第三位。
呃,那次总共点到三位同学,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就是那最后一位,第三位同学。
当我被点到时,我和我前面的女生正在说话,当时我就意识到我很大可能是因为上课说话才被点到的。可能因为我前面的女生是转向后面对着我的,正好让历史老师看见了吧。
或许前两位同学也是因为上课说话才被点到的吧,我猜想。
或许他们说话比我还明显,才在我前面被点起来的吧,我又猜想。
不过,因为我当时没注意他们在干什么,所以我也不知道猜的对不对。
呃,我当时光顾着自己跟前面的女生说话了,哪有心思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或许历史老师只是随机点的上课说话的同学,没有按说话的程度顺序来点,又或许他只是随机点的同学,跟上课说没说话无关。我继续猜想。
不过,我觉得应该跟上课说话有关。
说实话,我觉得我前面的女生的表现比我更明显,她都转向后面了,可是历史老师却没有点她,而是点的我。
这其实在上学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老师会偏向一些女生。
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因。
不过,我觉得身为一个男生不应该太计较老师偏向女生这件事,谁让我们是男生呢。
点完三位同学后,历史老师让我们上黑板默写。
我那时才知道历史老师为什么说提问,却只是点起第一位同学而不提问,然后又点的第二位,第三位。
原来是打算让我们上黑板默写啊。
因为那次好像是我们第二堂历史课,我们并不知道老师的上课习惯。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副科老师让学生上黑板默写的情况,因为大多数副科老师都管的比较松,顶多副科老师偶尔上课提问一下,这也是很少见的情况。
当然主科老师让学生上黑板默写的情况我遇见的比较多,像我就遇见过让学生上黑板默写词语或诗句或别的东西的语文老师和让学生上黑板默写单词或句子或别的东西的英语老师。
我还记得那个历史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是不是一字不差,我不敢肯定,大概是“我不想误人子弟,你们主要还是学好语数外,所以上课你们要好好听课,争取不占用你们下课的学习时间。”
听到历史老师的这句话,我当时的感想应该是这样的:
平时老师都是让学生好好学自己的科目,难得这个历史老师让学生好好地学别人的科目。
虽然语数外是主科,应该好好学,但是别的老师也没让好好学这三门课啊。
我觉得“我不想误人子弟”说的挺好的。
历史老师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如果让学生太认真学习历史,会耽误学生的前程,毕竟历史是副科,还是让学生认真学习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才是为学生的前程着想。
好像历史老师是在自嘲,呃,他说这话时好像是笑眯眯的。
不过,后来我查了一下“误人子弟”,才发现原来“误人子弟”的意思是常指教师因无才,更指教师不负责任、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得过且过而耽误后辈学生,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是也。
呃,好像和我对历史老师所说的“误人子弟”的理解不一样。
好吧,我觉得我们历史老师所说的“误人子弟”的意思应该和我所理解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这倒不是说我对自己有多自信,而是“误人子弟”的正确解释放在历史老师的话里实在太不合适了,一般人对历史老师所说的“误人子弟”的理解应该都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吧。
其实这也不能怪历史老师用错成语,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对成语的,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用对成语的。
这个历史老师能说出这种话应该管的比较松吧。
这个历史老师挺特别的,挺令我敬佩的,我挺喜欢的。
当时我的感想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我的感想也是这样的。我觉得我对历史老师这句话的感想应该没怎么变。
面对历史老师让上黑板默写的要求,我其实并不是太害怕,因为我那天早上刚好有背过历史上节课的内容。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好像想要提高一下成绩,我观察上学期的成绩单,发现我的语数外跟比我高几名的同学的成绩差不多,主要差距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副科上,于是我便打算好好学学这些副科。
不过,时间毕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