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各方算计(2 / 3)

“我父母?”

“对呀,据我所知,你父母尚在人世!”皇甫殇决定先给她打个预防针,省的到时候受不了刺激。

“你怎么知道,我师父说我是在野外捡到的……”木婉清自然不信,将她师父的话说了一遍,又道:“皇甫大哥,你不必安慰我的,我都习惯了!”

“好吧,不过若是见到了你的生身父母,你也不必意外,一切都有我呢!”

“嗯!”木婉清笑了笑,靠着他一脸的幸福。

……

雁门关外,峭壁插天,阴风嘶吼,回响不绝。

两道人影疾射而来,窜上了一块巨石深凹,略作休息。

“周兄弟觉得以这雁门关的军力,若是辽国人打来,咱们能坚持多久?”方腊目露精光,一脸唏嘘道。

对面那人是个极为魁梧的大汉,曾在黄裳手下混迹过一段时间,姓周名桐,是个文武全才,与王寅乃是同窗,皆是名落孙山的穷秀才,只是一个投身摩尼教,一个弃文从武,入了军营。

三年前因为跟着黄裳对付皇甫殇而被朝中太监记恨,一直不能得志,到去年,更是被人陷害,遭了牢狱之灾,出来后彻底心灰意冷,游走浙西时碰到了王寅,进而结实了方腊。

方腊识人之能极为高明,知道对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下来大力气想要拉入自己的阵营。只是对方乃是道德清高之士,这“造反”二字,迟迟不敢开口。此番拉着对方来到这边疆,便是想要证明这朝廷的腐朽,好为自己造反做些铺垫,拉此人入伙。

周桐叹了口气,这戍边的军队士气涣散,指挥使苛酷残忍,民怨沸腾,若是对方打来,只怕连一日都撑不下来。他心智奇高,哪里猜不到方腊的意图,一直没有离开,也是想要劝说对方放弃那个念头,只是如今却不知如何开口。

方腊心中冷笑,继续道:“听说辽人在北边与女真人大战,以周兄来看,女真人比之大辽又如何?”

北边的战事已经持续了数年,他岂能不知,“辽人安逸享乐惯了,只怕不及对方凶残!”

“若是我大宋与女真人联手灭了大辽,你看如何?”方腊意味深长的道。

“这,这是与虎谋皮!”周桐脸色涨红,一眼便看出了此举的不妥。

方腊摇了摇头:“但朝廷已经打算这么干了!”

“什么?”周桐面色一变,“朝中就没有一个明白人了吗?”

“那便不清楚了,不过我从山东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不用多久,朝廷便会与女真在海上结盟!”

一时之间,两人都是满怀心事,虽已三更,竟无半分睡意。

周桐喃喃道:“高太后只怕是活不了太久,想要乘着活着,青史留名,可这名,只怕是个千古骂名。中原大地似这雁门关的天险极多,若是能够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重振军心,与女真联手收服北地也是可行的,可惜……”

方腊知道对方可惜什么,让他来看,这朝中为官之人十有九贪,剩下的那个还是个无能平庸之辈,当即道:“大宋自开国以来,就没出过一个英雄豪杰!”

周桐不服气道:“本朝太祖武德皇帝,文武双全,一路长拳、一条盘龙棍,天下无敌,难道不是大英雄?”

方腊听罢,摇了摇头,颇为不屑道:“赵匡胤武功军略的确了得,但他逼死高兴周,是为不仁;屈杀郑子明,是为不义;杯酒释兵权,是为不智。试问,如此一个不仁、不义、不智之人,又怎称得起这‘大英雄’三字呢?”

周桐沉吟片刻,复道:“仁宗年间,杨家将满门忠烈,抗击辽人入侵,这算得上是大英雄了吧?”

方腊点头道:“杨家将的确满门忠烈,可愚忠朝廷,潘仁美等人屡次借此加害,抗辽几番因此失利,难辞其咎。”

周桐气道:“难不成你方十三才是这大宋第一英雄,岂不知义军一起,中原必乱,契丹、女真、西夏、吐蕃、大理蜂拥而起,岂不又是一场五胡乱华么?”

方腊摇头道:“不然!吐蕃国运衰微,偏僻遥远;女真尚未开化,不过一时之勇;大理苟且偷安,不喜刀兵;辽人安享图乐,自顾不暇……不过,眼下的确有人称得上大英雄,不过却非方某!”

“是谁?”

“真的英雄豪杰者,上应无愧于天,下应无愧于民,披肝沥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快意恩仇,成就一番大事业,周兄若是能够放下心中成见,当为这第一大英雄!”方腊笑道。

这马屁拍的响亮,连周桐都是脸色一红,没有继续反驳,一时不去搭理他了。

方腊却是目光灼灼,恨不得对方纳头便拜,自己大业可期!

大理礼佛甚重,段家历代子弟的确有些苟且偷安的味道,不过如今的大理可不是段家的一言堂,天下风云,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不会安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