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草原战争准备(2 / 2)

制造资料都交给信使,让其带给荀彧。希望荀彧能用超级弹簧钢,制造出性能优秀的弓体,这样我军就不愁弓箭了……

而巴扎利见我一天到晚愁眉不展,细问后才知道是为军备烦恼,他笑道:”我主,不必担心,我原来在西域听闻羌人要攻打长安时,便已进行着战争的储备。决定为了这场战争,哪怕要我倾家荡产,我也在所不惜……因深感羌人的弓箭不行,我已让商团在贵霜及大夏买入大量的弓和西方的链甲,预计商队现在正在运过来。

我听此大为欣喜,拍着他肩膀说:“扎利,你可救了我了,我都为此烦死了。”

随后巴扎利把我带到一仓库群,足有一百多个大仓库……里面摆满风干了的牛肉干。这朔方城大半数却成了牛肉干储存地……这让我十分不解,而巴扎利解释道,这是我族准备的,用于作战时或逃亡时储备的粮食。

其从肉堆中抽出一块,看起来已经霉化的牛肉干,用小刀挂掉了上面的霉肉,切出了一大块风干肉质,递给我让我尝尝……

我只能盛情难却的,将牛肉干放进嘴里……嗯!味道相当不错啊,非常独特的牛肉干的香味。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恶心,咸咸的香香的,口感很有较劲。却非常顶饱,小小的一块肉吃下,让人有种吃撑了的感觉。

巴扎利笑道:“这是我族独特的,秘而不宣的,霉干牛肉。储存的牛肉营养,是一般牛肉干的6-10倍。是最好的战争储备粮……”

我点头表示满意。

而随后巴扎利又带我们去查看为草原战争所准备的,牛皮做的水袋。这些水袋足有炸药包大小,里面能装下20升水,也正是这样水袋,让其的商队走出沙漠……

我问道:“像这些水袋,已准备了多少?”

巴扎利说道:“这些袋子都是我的商队多年累积之物,足够装备100万的大军,而200万大军……我虽然有大量的牛皮……可要缝纫水袋还得耗时半年……”

我点头示意满意并对让巴扎利说道:“集合工匠,准备再造100万个水袋的牛皮,等纺织厂制造好50万人的过冬衣物,就开始生产水袋,要确保人均一个。”

集结于朔方城外的马群,将士们从中挑选了600万匹好马。皆喂养着小麦粉及小量盐巴,还装上了马蹄铁。

而大军紧锣密鼓的进行的体能拉练当中,为模拟长途奔袭,选择了从朔方城奔袭长安的拉练,士兵换马不换人的,在马背上连续拉练了5天5夜。

终于在6天拉练时,被将领喊停。因为是发现有人坠马了,细细检查后却发现少了31人,而马匹却在……大军原地扎营休息,而将领们一路回去寻找问题所在,才发现有31个士兵因严重缺乏睡眠,累倒晕倒坠落下马,被后面的骑兵踏成肉泥!一人三马的情况下,马匹状态还好……看来蒙古人的战术是真实的,而蒙古人能做到远程偷袭,最大可能是他们有高桥马鞍,人可在马匹上睡觉……

得到这分析结果的我,还是立刻决定将众工匠集合在羌人王府,秘密制造高桥马鞍与马镫。随着几分详细的图纸交由众工匠,众人皆觉得还是选用中间镂空,木质材料配合金属扣与皮革的设计最为实用。因为要长时间骑行,减少摩擦,和借力点非常重要。而高桥马鞍不能太重,最后还是选择了木质材料。马镫为方便骑兵下马,镫环与横鼻连接部分采用卷曲工艺,镫鼻呈三角形,材质选为铁质。工匠们火急火燎的在日夜赶工着。

8月底,随着宛城的器械运到,巴扎利商队也回来了。当中有宛城送来的有10台制面机,10台碎草机,50台缝纫机,还有长安的500多台壁炉运到。看来我们的工匠们还是相当拼命啊,必然是日夜加班的吧……”

我急忙又购大量购买房舍,改建为制面厂,将10台制面机跟1台蒸汽机装好。制面机设计简单,功能也是简单,并没有搓面团的功能,只是简单的将面团,挤压成细面或粗面。为了可以不停的,生产面条。我还是聘请了3000多个师傅,负责搓面粉制面。为了赶上北伐进度,制面厂当天便开始了面条的生产,挤压出来的面条直接晾晒。我在思考着要不要,烧大豆油,将面条做成方便面……随后还是放弃了,士兵们还是需要煮点热食,在草原上煮热水跟煮面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章只想重点表示下,要打胜仗,就要利用一切的力量,化作一台战争机器,将敌人推进深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