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大半年来的疯狂之事(7 / 8)

不知李儒用了什么手段,让地主们都等不及秋收,直接把地卖了。而粮食我只收5成,留有一半给农工过日。

随着我从各地买来家禽,请来了一些饲养专家。(也是农工,可饲养技术很专业)现在开起了养鸡场,养鸭场,牛舍,鱼塘……还建起了微生物饲料厂,微生物肥料培育基地,农作物培育基地。

这些投入是有成熟技术,我们在外太空,根本没有土地,可还是培育出了优质的食物。而从种子培育到推广,从推广到产出时间预计是1年以后。(就像嫁接水稻,你有技术随时都能上马,并不是说要教育出一个袁隆平,你才能造出嫁接水稻。)

我3月份便在宛城里开设招聘所,开始非常简陋只是买了个店面,请了几个工人,一边敲锣一边喊,别的负责贴海报。也因为黄家在宛城已威名远扬,所以几月下来,拉来了两千多人,这些都不单单是流民,很多都是城里的技术工、学者等,这么多人吃饭住宿是个问题。

于是先让李儒司马微挑选出有才学的学者,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皆被挑选了出,被我安排去管理村落了。(徐庶也被挑了出来,年龄太少被我送去司马微家里读书)

再挑选出各种技术工,木工、泥水工、铁匠、马夫、陶工……

剩下的便让纪灵,华雄他们进行选拔,从中挑选出1千人精壮男子,选中的人被告知月银是3两,不同意可走,同意的签字画押。

剩下的人多数是吃饭都成问题流浪者,怎会不答应连忙签名画押。随后被安排去矿场附近砍伐树木做房舍。十分简陋十分原始,可是一想到以后的生活有着落了,不用风餐露宿了,众人也很是感激。

未被挑选的人十分低落,可还是得到了500文钱,并让其养好身子,很快还会有招聘。众人也都兴奋了起来,这钱省着点足够吃半年。

有着未来全盘资源地图的我,开矿山简直就是一开一个准,甚至连施工方案都是领先于现在1万年的。虽然使用的是铁锹铁铲等落后工具,可用人力跟数量补上,产量还是非常高。

相信矿场的产量,会随着技术的更新,工具的更新,工人的技术越发精湛,而变得十分庞大十分惊人。

当铁矿石已经堆积成山的时候,要解决的就是炼制成铁了。

为了安全保密,选址在韩王府邸附近的农田里。

让100多人用陶土造了个土窑,以石灰石、粘土、铁粉作原料,在高温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经熔化、冷却后,再在熟料中加入3%以下的石膏以控制凝结速度,即得水泥。

开始是由我亲自指导,众人学习,培训工人生产。十几炉水泥过后,一个名叫石浩的青年,渐渐掌握技术与诀窍。被任命为水泥长,由他负责生产与培训。

在普通水泥制作过程中,加入铝酸盐等耐高温材料制得的水泥就是高温水泥,而微生物池里表面液体加上火山灰就是铝酸盐。

土窑每次生产的量都不大,我为了产量所以加建了9个土窑。到6月中旬,每日可产30炉水泥,石浩也被任命为水泥厂厂长。而所产水泥早已经足够高炉建设所需要的高温水泥了。

7月份,造高炉的400工人也早已装好钢筋,铺好了木板了。高温水泥、沙子、水……按照一万年后的技术标准混合好后。众人爬着梯子用木桶把一桶桶搅拌均匀的耐高温混凝土倒入沟槽里,灌满了炉壁,跟着就是静等混凝土凝固。(为啥不造脚踩水车、竹泵等工具。因为那些工具效率不高,随后马上要淘汰,而人力过剩……)

9月份,随着全碳砖炉底,大型风箱……的制造安装完毕,高炉也总算造好了。试运行后,第一炉铁水从炉口中流出,不由得让众人们激动啊,我们从此有中型练铁厂。”

看着每天一块块摆放整齐的铁块堆,众人激动不已。

”主公,大汉朝全国的铁厂产量加起来都未必有你产的多。“司马忙微笑道。

“主公你确实是个天命之才,有此技术哪怕全……”李儒话说一半却奸笑起来。

”别骄傲自满,那主要是汉朝技术落后……以后的技术会更好,让我们拭目以待……“我说道。

众人正兴奋的着点头。

我又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也很兴奋,这怎么说都是脱离高科技工具的情况下,慢步走向科技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比较慢,可必须小心走好了!像那黄宅遇袭之事决不允许再次在韩王府发生,任何派系的间谍奸细都要清洗干净,绝不留情。“

众人皆跪拜道:”我等皆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此整个韩王府山窝里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运动,任何在这半年内都没有忠于黄家之人,没有被金光包裹之人,皆被秘密处理掉了。

随着铁的问题解决,300多个锅炉的建造完成,1天三班倒,钢的产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