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重金买官(1 / 2)

“你们居然不受高位所引诱?居然敢拒绝皇上!好魄力好胆识!可知如此得罪皇上,以后的升迁之路将净是坎坷……若是后悔,我可帮你等挽回。“何真哈哈大笑道。

我大喝道:”兄弟们上!“夏侯兄弟连忙冲上前去抓住何真双手,曹操靠在身前使劲抓何真痒痒。

何真吃痒不过急呼投降。

我见状急忙索赔,展开一轮讨价还价。

何真说道:”我等四家已为同盟,互为一股势力。趁此平乱之功,我已提议曹操可为荡寇将军,夏侯渊为讨寇将军,夏侯惇为讨逆将军,而你黄智为何不愿为京官?”

“今日之朝廷形式已为3股势力,1为世家大族之势力,2为十常侍之势力,3为何家为首的外戚势力。看似已成均势,实则何家还处于最弱势力。而我等也皆已被认为何家之人,若在京城屯兵实在太过扎眼,反而成为累赘。”

“你是说?……”何真问道。

“除洛阳城外,世家大族与十常侍皆有众多外援,若有事必将前后呼应。(当初灵帝上位,皆十常侍外援之功,何真怎会不知。)而外戚……只有董太后一族的董卓,可董太后与何贵妃素来面和心不合,实在不算一路。如今何家可说是毫无外援,朝廷稍有动荡,何家便会赔的满盘皆数。“

何真点头应是,又问道:”只是这当如何才为外援呢?“

”大人你想,这十常侍之首位之争,必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而何大人支持谁,谁必是十常侍首位。以此为条件,跟十常侍达成协议,把我等外派出去。我等看似远离了朝堂之争,让各势力皆可放松下来。而何家也多了我等外援,若有事我等皆可前后呼应,互为犄角。“

”这倒是,如此当外派去何处呢?“

”大人此外派不能官职太低,若是只外派一太守,纵是何家有事,我等位低言轻,纵是欲前去搭救,也势必被刺史掣肘。也不能外派太远,若远离京师,恐距离太远,援兵也难至。最好是并州、豫州、荆州、兖州、雍州、等刺史职位。即可为呼应又可为屏障“

”嗯,这很有道理,问题是你等官职卑微,一下被提及刺史是否太过了……特别是你1个5岁少童。便为一方大员,太过惊世骇俗了吧。“

这时曹操夏侯兄弟皆惊愕说道:“5岁!……我还以为他13岁了,怎么长得如此高大……”

”国丈大人,我已经6岁了,甘罗12岁已为大秦丞相了,加上汉朝官文可没有记载岁数的,若大人你不说,谁能知道才6岁啊。而张让捐官10两白银便卖了个太尉三公皆如此(曹操父亲曹嵩就是万金买的太尉),更何况刺史州牧之位。若能让我等都上任州牧,我愿出白银40万两。“

”虽说我知道黄世侄很能赚钱,可你知道,这州牧一年都未必能赚10万两白银不。特别是并州……十年都未必能赚个10万两,每年还得花大钱维持并州军以防羌族与南匈奴入侵,特别是前几年匈奴人入侵晋阳俘获10万汉人北去……“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去去吧,我正想好好的研究一下匈奴人。“

”与匈奴人作战……此事可非同小可,匈奴骑兵来无影去无踪,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现任并州刺史丁原,还差点死在匈奴左贤王手里……世侄还是别去冒险的好。“

”就安排我为并州刺史吧,我来接替丁原,势必要打的匈奴人不敢南下。“

曹操与夏侯兄弟听此不由得也兴奋起来,皆跃跃欲试。

何真见如此便不说了,马车将我等众人送回黄府。

没过几天何府传来朝廷消息,何进平叛有功被封为大将军,黄智被封并州刺史,夏侯惇被任命荆州刺史,夏侯渊被任命为豫州刺史。而曹操再遇到小鞋……因得罪蹇硕,只获得晋阳校尉。作为补偿黄忠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兼西域长史(现在的西域已被小数民族吞成一条细线),何苗被任命为邺城太守。(看来何真并没忘记他小儿子,当然也是赚着曹操的便宜。)何真也告知为与十常侍达成协议,他尚要付出50万两白银……

而我让下人告知何真,蹇硕能独断此事必然是十常侍之首,必然与灵帝达成**交易……重心应放在蹇硕上,而非郭胜……

事实果然如此,十多天之后,何真又派人传来朝廷消息,十常侍之位尘埃落定,为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孙璋、毕岚。老大果然是蹇硕,老二是郭胜。而听说汉灵帝近日新添了几名男宠,但无人知道是谁。

为此我并未关心,因为我在忙着洛阳的第一次拍卖会。为这次拍卖众人特别进行了多次培训,可说是准备充分,又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反响很是热烈啊,所有的外族商人跟汉朝商人都跑来观看这场拍卖。

开幕式当天先是一段舞龙表演,跟着是一段波斯女的波斯舞蹈,再来有拜火教的拜火舞,随着汉族的大风舞起会场被带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