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还默默无名的贾羽(1 / 2)

要说汉末的传奇人物,贾羽可说是一个,可为何历史中却从未提及贾羽40岁之前……

像如此优秀的男人,必然是才华横溢的,可说是走到哪都光耀照人的那种。这不在我们一同前往长安的车队当中,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凡。他穿着商户衣着,并不是很华丽的那种,而是看起来像读书人,又带有商人的财气,很是帅气得体,英俊不凡。

“先生从何而来,前往何处啊?”我上前问候道。

“呵呵,我等刚参观完拍卖会,现正欲回长安。小兄弟很是面熟,我们像是哪里见过……哦我想起了了,我们在拍卖会场见过是否?”

“呵呵,正是,先生好眼力,能在上万人的会场还记得本人。看先生仪表堂堂,英俊不凡,可否告知姓名?”

“我只是一低贱商人,姓名并不足为人道,反倒我看小兄弟是灵气逼人,而手下人才济济,他日必然功成名就,造就不世之功。”

“先生客气了,我乃宛城黄智,当日在会场看见先生便觉先生是个大才。无奈会场人员众多,无法面谈错失了先生。今日又再相遇,实在有缘,我实乃真心结交,还望先生赐教。”我拱手道。

“原来是并州刺史黄大人,草民拜见黄大人。草民贾羽只是一阶布衣,身无长物,与朋友协同前往洛阳只是为一观这拍卖会而已。”贾羽说着跪拜不起。

我急忙将贾羽扶起说道:“贾兄大才,让人敬佩,今日有幸能结识贾兄,岂有放过之理,贾兄在上请受小弟一拜。”说罢我便拜倒。

贾羽看着后面众人皆面带喜色望着这边,正是奇怪,才想起急忙把我扶起说道:“如此如何担当的起,不知大人如此看中草民这是为何?草民可年近30,还默默无闻啊。”

“先生之才华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之所以今日尚默默无闻,全因先生不愿处于囊尔。然而此时天下将乱之际,先生不可再隐藏,望先生出手救万民于水火。”说罢我又跪拜了下来。

贾羽吃软不过,只好说道:“你口口声声说要救万民于水火,可有方法?”

我说道:“屯田、改良、造路、重工商。”

贾羽听后一惊,熟虑后便拜倒道:“小兄弟所说的,正是我当年所做的,然而人微言轻,想10多年前我纵有千万方法……却不得世人支持,只能独善其身,行商于西域列国,曾行至波斯,本欲继续前往大秦,奈何大秦战乱只能回国……然而今日小兄弟又重燃我多年的希望,小……不……主公!属下贾羽愿辅助主公!”

我急忙扶起贾羽说道:“好!贾兄果然心系百姓,志向高远之人,今日能得贾兄,真乃如虎添翼。”

贾羽急忙说道:“主公客气了,来主公我给你引见一下我的朋友。”

说罢便把我拉到,商家车队一一介绍了起来。有李肃、左灵、华歆、阎圃、董昭、杨阜等众人。诸子当中华歆、阎圃、董昭、杨阜等人皆有大才。当中最让我敬佩却是年纪最小的杨阜,杨阜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人如直镜,乃汉末之魏征也。

我急忙一一拜见,拉拢众人,众人已然刚见我拉拢贾羽,又不惜屈身降贵来拉拢自己。皆是大喜,急忙拜谢。愿奉我为公。唯独杨阜不愿言语,却未曾离开。

我见大喜,这人已有5成,便拉着众人上马车,在车上跟众人谈天说地,前往长安。

沿途路过了函谷关,好家伙,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势。当初秦朝就靠此一关抵挡了,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军,保住秦国的命运。

沿途又来到了三门峡,这是一个能坐船渡过黄河的船口,在黄河奔流直下的河水中,这里的浪偏于缓慢。从壶口瀑布汹涌澎湃,到这里河面逐渐宽广,水流也偏向平稳,后面的黄河完全可以航运。而对面的河东已是属于我的管辖范围了,在那建立起造船厂,兴建船只组织河运,才是掌握粮食运输的关键。

想好后我便叫崔琰,杜畿,回洛阳组织木工泥瓦工铁匠等工人在黄河对面选址修建造船厂。

来到私农城,太守张济已在城门久候了,我与张济也有一面之缘,当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张济也没多看我等一眼。

没成想短短一年我们就被张济亲自迎接进城,众人在驿站好生梳洗了一阵,便被张济拉进了酒馆。张济宴请众人,席间不时透漏着欲投靠之意。

我也没跟他客气,直接丢给他一箱银子,足足一万两银子。若他为太守少说也要10年,私农土地不多,油水多为商税。

张济眼见银两大喜过望,不知道是否喝醉,急忙叫其妻子前来待客,其妻子果然美若天仙,声音又如此甜美,为世人所颂赞。

张济让其献上一舞蹈,邹氏本不想,张济强求,只能应之。众人见之,邹氏之舞,潇洒脱俗,身随风动,风随心动,宛如敦煌之飞仙。

众人皆痴迷,随着舞蹈落下,方才慢慢回神。我急忙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