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大明朝,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不再是前世那样的一夫一妻制。
只是章旻青不知道的是,这个三妻四妾也只是他的一种误解。在这个时代,男人尽管可以不限数量的娶妾,但妻只能娶一个。中国从秦汉以后,一直到明朝灭亡,从法律角度上来说,也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
按照《大明律》,只有男人满四十岁,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允许娶妾,为男方家生儿子延续香火。而且,这个妾最多只是个生儿育女的工具,在家庭里的地位,也就和丫鬟婢女差不多,和妻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概念。
妻的社会地位,和夫大致相当。比如做了官,妻可以授予与夫的官职品级相当的封诰,但妾是不可以封诰的。
娶妻必须要三书六礼,乘坐花轿,但娶妾不仅不需要这些手续的,也不允许乘坐花轿。要是正妻尚在,娶妾时乘坐花轿,按照律法,就是视同犯了重婚罪,只要被告官,就要挨九十大板的。一个人挨下这九十大板,基本上不死也残了。
若是没到四十岁娶妾,“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离异。”这里的离异的意思是,后娶之妾要判决责令归宗回家。只是这一条律法执行的不严格,通常情况下有名无实。因为带头破坏这个律法的,就是各级官员和豪族大户。
不过,虽然官府对娶妾控制不严,但对于妾的地位,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
在大明的法律上,即便是正妻死了,妾也不能升格为妻,而且,妾可以买卖送人的,但妻是不许买卖的。即便是妻犯了“七出”,想要休妻也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程序,有个“三不去”的规定。
这个“三不去”,就是即便要休妻,妻只要符合:“经历或主持了公公或者婆婆的丧礼;娶妻时男方地位不高,后来才得到富贵的,即是所谓的不去“糟糠之妻”;妻的家族散亡,妻被休则无家可归的。”这三条中的一条,就不可以休妻。
这也是三元相公杨守勤虽有意嫁女,但在听说章旻青已经定亲之后,便熄了这个念头的原因。妾的地位实在太低,他一是觉得有辱他杨家的身份地位,二是不愿意让自己视若明珠的女儿受委屈。
除开秦汉以前,只有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合法的“平妻”的再次出现,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两头大”。
“宝儿,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没想过,你也不要瞎想。”
章旻青看着还没长开的小丫头,有些笨拙的措辞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在此刻他的眼里,把小丫头当妹妹的感觉远胜过当媳妇的感觉。他心里明白,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两三年后,当眼前的这个小丫头到了十四五岁,就会过门成为自己的媳妇。
对此,章旻青内心是很纠结的。有抗拒,也有期待,还夹杂着些茫然。没有心动,没有仰慕,没有刻骨铭心,没有爱恨纠缠,也没有山盟海誓。可能只是这世死去的老爸,在酒酣耳热之际玩笑似的一句话,他的婚姻大事就这么被确定了。
仅仅从刚才的这些简单的对话,他已经明白了一件事,那是这个小丫头心里已经认定了她是他章旻青的媳妇了,同时他还发现,这个小丫头很敏感。所以,他很怕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伤到这个小妹妹。
“嗯,青哥哥说没有,那就是没有了,是宝儿自己在瞎想。咦,这也是可以写字的笔吗?好漂亮呢。”
贺宝儿把手上剩下的两瓤橘子塞进嘴巴,眼光落到了书桌上插在笔筒里的几支鹅毛笔上,惊奇的问。
“是啊,哎,小心,别把墨弄到衣服上去了。喏,是这样用的。”
没等章旻青回答,贺宝儿已经冲了过来,拿起一支鹅毛笔,兴奋的在手里摆弄。章旻青见状一面提醒她,一面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几根线条,做着使用的示范。
“青哥哥,这支给我吧,用这个画绣样,可比原来那个笔好用多了。”
贺宝儿也照样学样的在纸上画着线,神情颇为兴奋。
“喜欢就拿去,用坏了再过来拿,没了我再帮你做。”
这点小要求,章旻青自然不可能拒绝。
……
“少爷,我回来了,我问过了那些瓷工,烧制瓷板很容易,瓷管有点长略微麻烦些,他们问能不能烧短点的。长了之后,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变形,而且,现有的磁窑也要重新垒。”
昨天接了少爷的差事,章财生今天起了个大早赶往五磊山,此刻回来向章旻青汇报。章旻青要做的瓷板倒是不大,和如今的瓷砖差不多,但瓷管确实粗细都有,长度要求在一米五至两米。
之所以要这么长,章旻青考虑的是尽可能减少接口。沼气使用,是需要一定的压力的,接口越多,意味着可能漏气的地方就越多。
“财叔,你回来的正好,昨天晚上,我画了些图样,本来想早上交给你的,没想到,等我起来,财叔你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