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仙道划分(1 / 2)

一剑寒星 禹月 2722 字 2017-06-03

当清晨的朝阳升起时,又预示着新的一天又开始。

一日之计在于晨,雪梅居中,念熙开始了她的全新之旅——修仙。在慕夜的引导之下,念熙缓缓吸纳天地之间灵气,灵气运转全身数个周天以后,念熙缓缓睁开眼睛,“师父,这套吐故纳新的法门真奇妙,我感觉浑身好轻松。”

斗笠下,慕夜微微一笑,接下了他便要向念熙传授功法,而功法的选择上,他却有点为难,修仙的功法,就如同一座房子的基础,日后房子的高度,都由基础的稳固情况决定,所以在为念熙选择功法时,慕夜慎之又慎。

他现在身怀的数家绝学之中,当然以‘七星诀’‘天剑诀’最好,可是以修仙界如此严重的门户之见,若日后被七星天剑发现,简直就是引火烧身,这两种功法断不可行,其他一些无主功法,慕夜又嫌弃不够好,给自己徒儿选的,当然要最好的。

冥思苦想了半夜,终于从自己的压底绝学之中搜寻出一套满意的功法,“两仪诀”这套古老的功法相传是上古一消失的仙门的镇派功法,一次机缘巧合下被慕夜得到,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洋洋洒洒数千万的功法,慕夜一字一句讲解,念熙只记了一遍便全部都记了下来。(仙界流传下来的规矩,师徒传承口口相传)

随后就对现在仙界的一些常识,慕夜给念熙简单的解释了一遍,让她明白这片大陆究竟有多么的神奇,也为她日后的修炼打开另一扇窗户。

“神州大地,浩瀚广阔,因为修炼理念的不同,最主要可分为仙,魔、佛、妖这四种,当然还有其他旁门左道修炼派别,也慢慢生根发芽,只是不被大多数世人所接受吧了,如御鬼门的鬼修、十万巫山大川中的巫修等等,不过大道千万,终究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慕夜微微停顿了一下,看着座下的念熙听的认真,继续说道:“修炼大道,说通俗一点就是外炼筋骨皮,内炼精神气,不过只有侧重点不同把了,仙修侧重精神气,讲究道法天然,天人合一;魔修则更注重外炼筋骨皮,追求极致的身体潜能开发;佛修讲因果轮回,更加注重心性上的修炼;妖修则是修炼内丹,不是很注重技巧的使用,至于鬼修、巫修为师也不是特别清楚。”当年慕夜不过十六岁的少年,他也就只接触过魔修,只去其他都是从书本看来的,而那关于鬼修、巫修的记载少之又少。

“修练之前,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淬练身体的阶段,人的身体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淬体阶段便是淬炼容器,使容器可以盛下更多的灵力,也使的身体的强度可以跟上日后修炼的强度。”

“师父,徒儿现在是否还停留在淬体阶段?”一旁的念熙疑问道。

慕夜微微一笑道:“熙儿,平日上官府的修炼已经已经给你打好了基础,再加上那日筑基,你现在的体质已经附和修仙的条件,刚才你不是已经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灵气了吗?万千灵气归丹田,这便是聚灵一重水的标志。”

“师父,你是说我已经是一名聚灵一重水的仙徒了吗?”

斗笠下,慕夜轻轻点点头,继续说道:“修仙其实是合理的运用天地之间的灵气,通过独特的法门,使人体精、神、气得到提升,怎么辨别这种精神气的提升?这便有了修仙境界的划分,修仙有三大境界,聚灵、凝神、归墟,每个大境界有分九个小境界,聚灵九重水,凝神九重山,归墟九重天,每一个小境界的提升,都是一个量的积累,而且越到后面的境界,所需要的天地灵气就越多,比如聚灵九阶说,聚灵二重水是聚灵一重水所需灵力的2倍,三重水是二重水的三倍,以此类推,九重水是八重水的九倍,这就是单单每个境界所需的量的积累。”

听着师父口中的几倍几倍,念熙在心中默默速算,对着慕夜说道:“师父,如你所说,那么突破至九重水的灵力总量拿将是一重水灵力总量的362880倍?”

听到念熙的疑问,慕夜微微一笑道:“这只是理论上所要完成的量,实际上比这个数字更多,你以后就会明白了,不过这个灵气总量只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真正的难点在于境界之间的瓶颈,即使你的量已经积累完成,可是突破瓶颈靠的是悟性,甚至有些人卡在一个瓶颈,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而且瓶颈的难度也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越来越难。”

听到师父的话,念熙若有所思,“师父,小境界都如此难以突破,那么大境界之间岂不是更难?”

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小徒弟,慕夜心道,“确实如此,聚灵九重水至凝神一重山,这便是修仙途中,第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众仙徒中,百中有九十九被卡在这个关口。熙儿,你想除去其中所需的十辈灵力需求,从一片汪洋九重之海却要凝聚成一重山峰,那究竟要怎么做呢?水是无态的,山却是有形的,而且究竟要凝成怎样的山峰呢?挺拔的?平摊的?险峻的?还是无峰的?从无态至有形,这其中奥秘只能等你日后亲自去体验了。”

慕夜所说的虽然对现在的念熙有些遥远,可他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