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还真买回来了两个十五六岁的会点儿木匠手艺的男仆,这两人的手艺在包春看来肯定是不怎么样,一切手续办妥却花了四十多贯铜钱,把包春心痛的要命。
包拯毫不客气的将二人改名叫了包夏、包秋,吩咐包春给他们置办全套的木工工具,购买木料,早日开工干活。
包春一听:“得,这两个小崽子跟我一个辈份了。”
接下来的日子包春和包兴却成了包家村人的笑柄。他们俩个被包拯安排在溪边开挖沟渠,谁都知道包拯那块地只要有水浇就会变成好地,可没有人能将大量的溪水弄上山波。包春和包兴用石块砌的引水渠自然不能通到山上,只能依着溪流的走势向下流去。
“包春啊,小孩子不懂,你这么大岁数也白活了吗?溪水再湍急也流不上山。你们在溪边修条新渠也浇不到山上的地。”路过的村民对着包春喊到。
包春现在是有苦难言,道理他都懂,可这都是三少爷让干的,他也没有办法。
“我们三少爷说了,他就是要让水往高处流。”包兴对包拯却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