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论(红岩),放气,一物降一物(2 / 3)

。又使我联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设想小小的黄雀在如此巨大的螳螂面前还能逞什么威风,弄不好小脑袋喀嚓一下就被大铡刀砍下。

“不能用手捉,那两把大刀可锋利了。我的手被它割出过血呢。”

我拿来了网兜,一下就把它逮住了,让它在纸盒里呆着。

出门时,红日初升,玫瑰色的天空。田野里冒出淡云般的雾气,到处是露水,人仿佛走在飘浮的云海里。我们沐浴着初升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呼吸着田野上特有的新鲜空气和油菜花的芬芳,漫步向小镇走去,心情特别舒畅。

在江湾你随处都能看见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盛开在田间地头、小河旁池塘边,要是在SH它们早就被人们移到家里做盆花了。走了没多久,我们的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还好,我和小黄脚上都是“解放牌”跑鞋,橡胶底橡胶低鞋帮,防水又经穿。

到了集市,才知道有那么多人来赶集。那喧哗声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总的来说比新城隍庙要热闹得多。乡村的生活安逸但枯燥乏味,这里也没有南京路和淮海路,所以每逢集市,有事的和无事的都要到这里来逛逛看看,凑凑热闹,解解闷,这里就是江湾的淮海路。我和阿婆说好了,她和丽娟买好东西先回去,我们要多呆一些时间。

这集市和文庙的差不多,有店铺、摊头,但更多的是地摊。摊主们都忙着热情地招揽顾客,同时也起劲地吹嘘着自己的东西。昨晚我告诉小黄,集市里有个卖野鸡(锦鸡或山鸡)毛的摊头。所以一进市场,我们就直奔那鸡毛摊头。小黄要给晓萍买野鸡毛做毽子,她们平时踢的都是丽华和林媛的,晓萍很羡慕,早就想自己做一个,就是苦于没有好看的鸡毛。

摊头里的野鸡毛种类繁多,有长有短,颜色花样各异,鲜艳夺目。好的自己挑,一分两分一根。大路货的五分一包,约十来根。我们都看花了眼,最后小黄挑了三根近一尺长的鸡尾毛。那几根长长的尾巴毛,有着很好看的斑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金属般的光芒。一般家鸡的尾毛没有那么长,而且大多都是黑不溜秋的,他非常满意。我们都想,这下晓萍一定会称心如意的。

我也很快为海伦挑好了礼物:一个和种子糖一般大的香囊。它香味奇特,下面还吊着一个结,做得很精美,而且只要五分钱,比新城隍庙的便宜。海伦最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了,她的床头上吊了许多这种小东西。

不一会儿,我们的目光被一个旧货摊吸引住了。这些都是走街穿巷收来的旧货,有不少还是古董,很多人蹲在地上观赏着那些玩意儿。突然,我们看到了十几个红木麻将牌,小黄就想买四个送给丽华,她是翻麻将牌王。她们平时玩的都是大路货竹背麻将牌,红木麻将牌我们是第一次看到。我对他说,不能让摊主知道我们要买那红木麻将牌,不然的话,他就要敲我们的竹扛了。

我们装模作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装出一副什么也看不上眼的样子。只一会儿,我拉起小黄就走。

“喂,这两位小朋友,你们要买什么?”摊主见我们要走,便叫住了我们。在他摊头看东西的,也就我们两个是孩子。

“我们只有五分钱,能从这里买走什么啊?”

“五分钱,那你们只能到斜对面的旧货摊去看看,我这里全是古董。”

我拉起小黄又要走。

“别走,别走。看看这个怎样?”

我一看,这是一只用橄榄核雕刻成的小船,两头有篷,篷是雕空的。中间有个鱼翁在划船,人是泥做的,再用胶水粘上去。看上去十分精美别致,小巧玲珑。要不是我口袋里所剩无几,我早就掏钱了。小黄摇摇头,他只想买这几只麻将牌。

摊主随手抓起两只麻将牌:“五分钱两只,拿去玩吧。”

“两只麻将牌,玩什么啊?”

“嗨,这是古董,玩够了,压在箱子底下,将来可值钱啦。”

“翻麻将牌,至少要四个,两个没用。”

“拿八分来,算两分钱一个。”那摊主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小黄想掏钱了。

“不行,我贴他一分,六分拿走,多一分都不行。我们还要乘车回SH呢。”

那摊主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

“唉唷,今天我第一笔生意就亏了。”

“你亏不了。”我们赶忙挑了四个,小黄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拉着我离开了旧货摊。

这时,阿婆和丽娟正要回家呢。阿婆买了一付新鲜的猪大肠,这是她儿子喜欢吃的,还给丽娟扯了一块花布做罩衫。我对阿婆说,我们还要再兜一会儿,然后自己回去。

我们在一个摊头上看到了一张精美的刻花,那是一个从天上飞向人间的仙女。它花样新颖,线条优美,刻工极为讲究。这样的上品在新城皇庙也不多见,我一看就喜欢。一问,才六分钱,便毫不犹豫掏钱买了下来。

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