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108做衣裳,买菜(2 / 3)

却了一桩心事,小弟的嘴又甜了起来。

搬场

礼拜天一大早后弄堂开进了一辆大卡车。后弄堂开大卡车今天是头一回,也不知道是谁在搬家。一打听,才知道是四班的“月亮疤”家搬场。在我的记忆中,前后弄堂搬场加起来不超过三次,大多用的是黄鱼车,最多也就是小卡车。听说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房子和别人换的,想把房子换得大一点或者换个环境。

我们附近的太仓路、淡水路转弯角上就是专门调房子的地方(在SH相当有名),每天有人在那里谈调房子。到了礼拜天,人行道上都挤满了人,小调大、远换近,自己解决住房和交通问题,因为现在房管所没有多少空房子可以分了。听张妈说有的人天天在那里换房子,有个人从一间没有煤气和卫生的朝北小亭子间,调来调去,没几年的功夫就住进了高档地段煤卫独用的大前楼。有人越调越好,就有人越调越差。

张妈说十年前我们这里的房子并不紧张,因为房钱贵。像德明家朝南的大间每月就要三块多,穷一点的人家还住不起。那时她要生德明二哥,想分开住,就到这里的房管所登记了一下,没几个月就搬到了我们这里。

而今天不同,“月亮疤”他们是分到了房子,不是调房子。他阿爸单位看他们住得拥挤,就把厂里的新工房分给他们一套。可是这房子在彭浦新村,我们连听也没听说过。一查地图,吓了我们一跳:那新村已是在地图边边上了。

不过“月亮疤”还是蛮开心的。也不知道是谁告诉他,以他现在的学习成绩,到了那里可以名列前茅,门门拿五分,这样就可以少吃很多生活(挨揍)。他在四班居中游,要是放到我班,那肯定在德明之下,比徐敏也好不了多少。德明告诉他,凭他白相弄堂游戏的本事,到了那里弄个大王、二王当当易如翻掌。虽然“月亮疤”玩不过德明,但也确实在众人之上。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地方没人知道他的老底,因为他和德明一样,是老师的“宝货”,名符其实的捣蛋鬼。他可以给人一个好印象,重新做人,还可以出人头地。

他们开始吊大橱,三楼的窗门已被卸了下来,这样大橱才能横着出来。那大橱五花大绑,慢慢地从窗口伸了出来,楼下还有人在指挥。那是个红木大橱,分量重。几个身强力壮的紧紧拉住麻绳,一点一点地往下放绳子。那橱还没到二楼,二楼前楼就伸出了三根竹竿,顶住橱角往外推,因为二楼窗上方有挡雨的油毛毡木板。过了二楼,天井里也竖起了三根竹竿。就这样,大约五分钟的光景,大橱就吊了下来(绑麻绳的时间没算)。随后五斗橱、梳妆台、八仙桌和大床依次地吊了下来,

这样上下折腾了没几下,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原先围着看热闹的人也散去了一半。德明早就和后弄堂的人打起了弹子,我们是看打弹子和搬场两不误。只见大铭匆匆地跑来高诉德明,他的两只芦花小雌鸡生了个头生蛋,还问德明的鸡生蛋了没有。德明摇了摇头,我要他别急,大铭的鸡生了,他的也快了。现在要搞清楚的是三只小雌鸡生了蛋,他能拿多少钱(一只鸡蛋约六、七分)。他又叹了口气,说张妈早就讲明了,只有一只小雌鸡归他,到手只有四分,因为要扣掉它的饭钱。

这时他们开始装车了。搬场的两个人在车上,三、四个人在下面,也就是一刻钟的功夫,那几大件就上了车。他们都是壮劳力,搬上搬下相当熟练,大概是“月亮疤”爸厂里的装卸工。安顿好了家具,家里的人全体出动,开始搬细软和杂物了。别看他家房子只有两间,东西还挺多的,舍不得扔掉的瓶瓶罐罐和破拉圾就有一大堆,那辆大卡车很快就装得满满了。接下来,斑斑剥剥的旧马桶、早该扔掉的破煤炉、一筐宝贵的煤球和柴爿也挤上了卡车。最后,那几根比卡车长出许多的凉衣竹竿被绑在了车上,系上了红布条,十分引人注目。

等全部家当上了车,“月亮疤”妈拎了两篮头定胜糕出来了,开始分发给邻舍隔壁,每户一对。那定胜糕两块上下相叠为一对,呈浅玫瑰色,两头大,中间凹进,就像被人咬掉一口,有点像一对元宝。反正搬场的人家都要发这种松糕。至于为什么叫定胜糕,为什么要发,我们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这种定胜糕价钱便宜,是没有馅子的。上次不知是谁过生日送给阿婆一对定胜糕,里面有豆沙和猪油,很糯很软真是好吃。

拿到糕的免不了要讲几句恭贺的话,像什么今后不用再倒马桶啦,不用劈柴生煤炉啦,过好日子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张妈也来了,凡是有这种场合,她总是要到场的。“月亮疤”妈赶紧拿出两对定胜糕塞到了张妈手里。张妈又是一阵美言,说得她嘴都合不拢了。

德明见状,两只手便往裤子上擦了擦,说他肚子饿了。张妈朝她白了一眼,没有理他。我一看,马上对德明说,这定胜糕要蒸了才好吃,冷吃味道差而且是一粒粒悉悉索索的,再说你两只手玩得那么脏,怎么能拿东西吃。张妈马上夸我书读得好,懂事。为了讨张妈的喜欢,我常常这样顺着张妈,而丽华却说我是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