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实在是大,在笼子里连身都转不了。我再叫福民拉紧绳子,那鼠嘴就只得朝外。我用力把弹开的钩针并拢,从老鼠的嘴里拿了出来。这只恶鼠顿时就神气起来,在笼子里吱吱地叫,还朝我呲牙咧嘴,意思要我放它出去。老鼠你别凶,我要你死得难受。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拿一壶特特滚(沸腾)的开水,来招待这恶鼠,一解我们的心头之恨。
至于如何收拾这只恶鼠,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要乱棍打死,有的要用水淹,有的要用火刑。最后大家达成一致:老鼠最好的归宿,就是被猫吃掉。明天送到米店,让猫来收拾它,也让它尝尝那只老虎猫的利害。
今天上午的课是大大地打了折扣的,大家都等着看好戏呢。一放学,我们这帮人撒腿就奔福民家。晓萍、丽华她们女生跑不过我们,便直接去了米店(兴业路,顺昌路口)。
我们朝米店奔去,远远就看见那老虎猫神气十足地站在人行道等我们呢。它知道只要是这种脚步声,就是给它送饭来了。
我们这里的米店都养猫,用来捉老鼠保粮食(不是宠物)。可这只猫却与众不同。它是一只老虎猫,身上有灰色条纹。据说老虎猫最会抓老鼠,它的捕鼠技巧高超,其它的猫远远不及。除了上树上墙,它还会轻功,高处跳下如玩耍(猫有九命)。米店的人几乎不喂它食物,全靠它自己捕鼠吃。不仅米店的老鼠不见了踪影,就连附近居民家中的老鼠都成了它的腹中之餐。
老虎猫有个习惯,每次捉到老鼠它总要叼在嘴上,在米店的师傅跟前来回遛达,意思是它不是吃干饭的。有时它闷得慌,它还会跟老鼠玩玩,开开玩笑。它有意把捕到的鼠放走,那老鼠以为捡了一条小命,撒腿就逃。没几步又被它一爪子逮了回来,接着再放走。这样几个来回后,那老鼠是筋骨酥软,肝胆破裂,再也挪不开腿了,它才慢慢地享用起猎物来。还有一种玩法更有意思,它把老鼠当翻麻将牌的子,左手(爪)惯出,右手接牢。就这样,老鼠在它的左右手倒来倒去,如同耍杂一般。没等它玩够,那行将被吃掉的老鼠灵魂早就出窍,急水急污(沪语,临死或恐惧时拉出的屎和尿)拉得干干净净。
除此之外,三天两头还有人给它送来抓到的活老鼠,来领教一下它捕鼠本领。可能是种的关系,加上它只吃活食,这只猫的体形硕大,比一般的家猫要大一倍。两只眼睛虎视耽耽,就像一只小老虎,堪称猫中之王。(三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就可说:猫中老虎。
这猫很通人性,知道送老鼠来的,都想领教一下它的拿手好戏。它也不负众望,每次都在众人面前露几手它的看家本领。它总是在离笼子一米开外卧着,盯住笼子里的老鼠,只要老鼠一窜出,它的利爪便大显神威,没有一只能逃脱。有时人们想看看它的速度,有意把笼口朝外。它也知道这是有意要考考它,等老鼠窜出两米多,它才一跃而起,以几倍于老鼠的速度,将它拿下。有一次,一只老鼠在梁上爬,它只一声叫,那只老鼠便吓破了胆,应声落地,昏死过去。
可今天我们送来的是一只老鼠精,一个身经百战、老奸巨滑、咬死过猫的鼠王,它可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知道今天开饭前有一场恶战,老虎猫精神抖擞地站在人行道的中央,尾巴略为上翘,浑身的毛微微竖起,看上去比平时更壮大,望着笼子里的大老鼠,猫的眼睛都有点发直了,今天要吃大餐了。
虽然在笼子里困了一夜,那鼠王仍然气势凶凶,鼻子上翘,向它的天敌威胁似地露出了两只锋利的大门牙。
看来,双方都准备好了一场殊死搏斗。
来看热闹的不仅仅是我们小孩,还有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大家都远远地站着,等待好戏开锣。米店的伙计轻轻地打开了鼠笼,关了一天的鼠王出来了。它没有像其它的老鼠一样先逃命,也许它明白,就是去见阎王,也要博一博,逃跑意味着死路一条,以死一拼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老鼠们面对老虎猫,绝大多数是战战兢兢,四脚僵硬,只有极少数能做到故作镇静,像鼠王那样沉着应战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猫是老鼠的天敌,终生捕鼠和吃鼠是猫的天性,今天哪能放过你。不过,那老虎猫显出了猫王的风度,不急于进攻。你不是在笼子里关了一天吗,那我就让你活络活络筋骨,准备一下,不然的话,我就要背上小气的骂名了。那老鼠死到临头还要耀武杨威,它站直了身子,张大了嘴巴,两只鼠眼恶狠狠地盯着老虎猫,作好了应战的准备。
突然,老虎猫撕心裂肺地怪叫一声,吓了我们一大跳,那是攻击的信号。这叫声在鼠辈们的耳朵里,无疑是河东狮子吼了。要是一般的老鼠,听到这么一叫,早就吓得屁滚尿流,连逃命都找不到方向。那不愧为是鼠王,竟毫无胆怯,它低下身子,准备迎战。
猫扑了过去,那鼠王迎头张嘴就咬。猫在空中一侧身,用爪子狠狠一击,那老鼠被打翻在地。还没等它四只脚站稳了,老虎猫就在它的后腿上狠命地咬了一口,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