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要翻过两座山,所以村子里去念书的孩子不多,基本就是十来岁了去念两年书会认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及会简单的算术便辍学了。
村里的主要劳力大部分也会出去打工,只是这些人一般不会走远,就在附近的大理或昆明,这样农忙的时候还能回家帮着做点农活,可这样一来,相应的他们挣的钱也少。
“这个村子确实不如杨家寨,我觉得他们比我们还苦呢。”金杨说。
“杨家寨也是借了田家寨的光,要是没有田家寨,我们村子可能跟他们差不多。”金珠说道。
杨家寨一开始也是没有小学的,据说杨大山小的时候念书就是去田家寨,那个年代也没什么交通工具,基本都是靠两条腿走路,故而杨大山他们也没念过几年书。
后来田家寨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周边的几个村子都跟着借光了,杨家寨便跟附近的几个村子合办了一座小学,这才方便了金珠他们这一代人。
“是啊,原本以为我们那边就够落后贫穷的,没想这边似乎比我们那边还落后,难怪昨天那些人要抢亲,这样的穷地方有谁愿意嫁过来?”西岳说。
“说到昨天的抢亲,我到现在还是怕怕的,那到底是哪个民族啊?你们说,那些人的头发多搞笑,像不像我们常说的癞痢头?”金杨说。
“二姐,那不叫癞痢头,古代的金兵就是这个发型。”金牛忽然说道。
“金兵?什么金兵?”金珠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哪两个字。
“就是电视里演的金兵啊,很多电视剧里都有,他们可坏了,总欺负我们汉人。”
金牛这么一提醒,金珠明白他说的金兵就是古代的女真族,细思一下觉得那几人的发型确实有几分像女真族,是早期的女真族,并不是后来的满清大辫子,可女真族又怎么会万里迢迢从大东北的迁移到这大西南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