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驾驭银色球体战舰的这群外星人在开始行动之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他们无疑是非常赋有民主精神的高级智慧生命体。
伊德利特星指挥舰终于下达了指令:“既然各舰一致同意。现在我命令:立刻开始执行“指路行动计划”。向地球人提供隐形帮助,迅速弥补其科技军力短板。”
地球公元2509年3月12日22:35:20。
章锲院士是地球核能源领域最顶级的专家之一。在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系统的小型化及变形设计方面,取得了全球公认的卓越成就。
早在百余年前,随着超大功率高能量激光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人类终于实现了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的实用性推广,各种型号的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开始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普遍应用。
几乎于此同时,人类也能够生产出功能强大的超导材料组件、超熔点特种合金等关键设备,制造出了能约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级强磁场,磁约束环形受控热核聚变系统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技术成为与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并驾齐驱的太空能源技术。
两类可控热核聚变技术各有千秋,它们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可控冷核聚变技术相比较,输出的能量更为强大。可控冷核聚变装置体积可以做到很小,安全性要远远高于热核聚变技术,但输出的能量也不大,只适合小型装备使用,主要应用于地球本土的磁悬浮飞车、家庭供电等领域。地球科学界在核能源领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发展成果,使地球人类彻底摆脱了能源匮乏的窘境。
可控热核聚变技术由于其强大而充沛的输出能量,成为目前地球人开发外星资源进程中当仁不让的能源主力。与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相比,磁约束环形可控热核聚变系统需要的设备组件更多更复杂、体积更庞大,热核聚变反应持续力更好,释放的能量也更加强大,因此成为了地球本土和外星基地首选的能量动力系统。
至于大型太空航天器则往往选用设备体积相对小巧的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系统。在十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日臻完善成熟,特别是在小型化方面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果,发展出许多高度安全可靠的系列型号,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遍使用。
作为龙腾大学核动力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章锲院士早年曾主持设计了一系列结构简洁、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的小型化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装置,为军用和民用太空航天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供给,并有效地减轻了航天器的载荷、节省了大量的内部空间。他因此也在发展和完善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技术领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大师。
章锲院士的勤奋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那间设施完善的工作室中度过的,生活节奏十分简单而又紧张。
今天他和往常一样,是在夫人和智能机器人高级管家的一再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工作室,简单洗漱后进入休眠舱的。
虽然章锲院士使用的休眠舱是华夏国目前最先进的型号,但他的睡眠质量依然不好,每晚进入深层睡眠的时间总是难以保证,有时不得不依靠安眠药来保证睡眠质量。
院士的夫人看着章锲略显疲倦的面容,她坚决地拿走了丈夫带进休眠舱中的那本新一期学术杂志,轻轻地推着丈夫在舒适的睡榻上躺下。
她本想建议章锲使用预定计量的安眠药,但转念一想,便没有说话,只是在他躺好后没有马上离开。她温柔地注视着丈夫开始闭目养神,才安静地走向了自己的休眠舱。
出乎章锲夫人的预料,他这一觉睡得很沉很长。在难得的长时间睡眠中,章锲院士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反物质粒子,储藏在自己难以想到的反物质材料中。那些反物质材料性能极其稳定,蕴藏在其中的反物质粒子在常态下根本无法与正物质粒子发生反应。
富集反物质粒子的材料被特种设备用非常巧妙的方法采集起来,经过令人惊叹不已的方式进行加工提纯,其中蕴藏的反物质粒子变得更加集中丰富。又经历了一系列十分复杂精确的严格操作,被提纯的反物质材料被精细地分割,制造成一个个质量只有几十克、甚至十几克的超小型材料块,然后储存进特制的材料容器中。
章锲院士十分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个小小的反物质材料块被机械手取出来,放入由异常坚固的特种合金制成的反应堆的材料储藏舱中。在储藏舱中超强磁场的包围和约束下,通过超高能激光的强力作用,反物质粒子以自己从未想到的方式被激发出来,从反物质材料中喷薄而出,沿着超强磁场构筑的通道奔向了预设的正负物质粒子反应空间。
在反应舱内更强大的超级磁场的强力约束之下,在十亿分之几秒的时间里,与正物质粒子发生了可控核反应,产生上亿度的高温,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其数值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