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等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业,以及普遍采用机器人生产的大型轻工业工厂,早已逐步向月星、火星等外星基地进行了转移。地球的物质资料生产功能已大大地减低了,已初步成为了人类科学研究、人力培训、文化娱乐、外星工作人员保健恢复、培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老年民众休闲养生的基地。
地球本土采用现代培植技术手段的设施农业高度发达,大部分农产品主要是在垂直农场生产出来的。在各处人类居住社区之间的农作物种植区,精心规划建造着一栋栋高达几十层的设施农业厂房。
在每一层厂房宽阔的种植空间,农业建筑机器人建起了大面积立体培植床,里面除了有一层厚度适宜的营养土之外,还盛有定时调节成分的培植营养液,所有农作物都一层层地生长在立体培植床里。
设施农业高层厂房的天花板和墙壁是完全透明的,能够满足农作物有充足的光照。安装着六至八只机械手的农业机器人还会在农业科学家的指令下,依靠传送带的帮助,定期移动每个立体培植床的位置,使每一株蔬菜、水果及粮食作物都得到最适合的光照、温度和清新空气,让它们以最佳状态健康生长。
可以循环种植的营养培植床技术和成熟规范的管理手段,保证了农产品的高品质、高营养。定时、定量生产农产品的设施农业(垂直农场)得到广泛普及。
在每个人类居住区周边,地球人建设了各式各样的十几层、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设施农业高层厂房,源源不断地为上百亿民众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应,从而节约和腾出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有的国家甚至省出了数以百万平方公里计的辽阔原野。
得益于高度发达的设施农业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地球人类不再需要大面积的耕地,再加上产生污染的工厂矿山大都转移到月星、火星等外星基地,从而清退出超过大陆三分之一的领土。人类开始坚持不懈地向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伙伴让出辽阔的生存空间,使数以亿计平方公里的陆地恢复了大自然的原始面貌。
在地球陆地上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中,经过数百年减少人类活动等保护措施,上亿平方公里的草原、森林、山地、丘陵、沙漠以及湖泊和湿地,已经完全恢复了原始风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如同亿万年前它们的祖先一样,自由自在地在人类让出的辽阔疆域中繁衍生息。
地球各国把国土大致划定为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河流、沙漠、高原、戈壁、盆地、山脉、峡谷等各种生态自然保护区,以及设施完善的清洁工业园区、培植农业发展区、科技开发区、畜牧水产养殖区、文化教育娱乐园区、人类居住区等规划科学合理、功能突出的配置区域。
在地球各个辽阔的大陆上,山清水秀,森林茂盛,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类与各类动物和谐相处,处处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辽阔无垠的天空蔚蓝明净,仿佛透明的一样;充满负离子的空气清新洁净,沁人心脾;一个个湖泊水体清澈,倒映着高天上流动的白云,纵横交错的江河小溪奔流不息,鱼儿成群结队地觅食游戏,众多的水中生物种群无拘无束蓬勃地生长。
在辽阔的自然保护区里,狼奔豕突,虎啸猿啼,各色野鸟在树林草丛中欢快地鸣叫,鹿群、野羊在草原、森林间悠闲地漫步,各种野生动物物种自由自在地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特别是千万年来由于缺水干旱、植被极其稀缺的沙漠、戈壁等荒凉地区,各国都划出一部分原生态地域作为自然保护区,维持自古以来原姿原味的自然风貌。其余的大部分干旱荒凉地区,全部大范围地使用了具有超强固水功能、可以缓慢释放水分的高营养复合肥料,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同时,采用高科技的大面积人工降水技术手段,通过人工制造的、不断移动的高空大气低压区,形成了高空气流快速通道,吸引海洋上空大气高压区的、带有大量降水的暖湿气流,高速流向地处内陆的沙漠、戈壁等极度干旱地区,从而形成了经常性的、充分的降水。
在人工高科技手段的科学调节、调度之下,大规模的、富含水分的海洋暖湿气团,有计划地被引入内陆极度干旱地区,有效地改变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经过上百年来持之以恒的飞机播撒植物种子、人工植树造林、栽种各种植物的国土绿化工程,原来风沙肆虐、干涸荒凉的广袤沙漠、戈壁,已经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木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
就是在保留沙漠、戈壁原貌的自然保护区里,也出现了大大小小、常年有水的清澈的河流,还有一个个水量充足、鱼虾肥美的内陆湖泊,像一面面明亮的镜子,镶嵌在漠漠黄沙和荒凉的戈壁滩之中,给人烟稀少的大自然平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
在占据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的海洋内,一个个可以移动的海洋城镇,全部是运用仿生学原理建造的。它们的形状或像珊瑚礁、或像水上睡莲、或像海龟、或像海螺。有的星罗棋布地漂浮在海上,有的稳稳地悬浮于海水中间,有的分布在浅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