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下(2 / 3)

赶来的也太迟了,而且他们也没有急诊意识,加之药品器材落后,部分伤员伤势又过重,最终还是有两个人没有救回来。

这一切就发生在周乘的眼皮子底下,治下百姓的鲜血,让他无法再忽视那些前来告状的家伙。

当天夜里他就开始了审讯工作,先是几个伤员的家属向他哭诉了殴打他们的动机。

原来诸葛珪在本地担任郡丞的时候,也颇得百姓爱戴,甚至其中有些人还受过他不小的恩惠。于是这几个人过来告状的时候,他们就对这伙人非常不满。但杀害官员毕竟是重罪,他们也不敢为恩公辩驳。

然而就在这几天,一支陈留卫家的商队之中传出消息,说他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全部过程,事情并不像琅琊郡吏所说的那样。在商队成员的描述中,他们的恩公诸葛珪是被冤枉的。那个糊涂官之所以被杀,完全是因为他要污蔑他人为土匪。一开始的受害者,是凉州刺史的信使,而后才把他们敬爱的郡丞大人卷了进去。

诸葛珪气不过对方的糊涂行为,随后与之发生争吵,那糊涂官恼羞成怒,竟然想要杀害郡丞大人。与郡丞大人同行的本地人于禁,看出了那位糊涂官员的眼神不善,当即决定先下手为强,这才有机会保住一条性命,只是从此就要踏上亡命天涯之路了。

说破大天,他们敬爱的郡丞大人,是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样无辜的人,他们琅琊郡的郡吏,竟然还过来告状,那当然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于是双方就发生了肢体冲突,只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携带有兵刃,这才伤了好几个乡亲。

周乘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刻突击审问已经收押的琅琊郡吏。他们对今天事情的描述,基本和当地乡民一致。但关于糊涂官被杀的事情,却有一定的出入。

“那伙人分明就是土匪,可不是我家太守冤枉了他们。”

这是一名小头目的供述。

“没错,800多名男男女女,从我家太守治下呼啸而过,换成谁,恐怕都要拦下来调查一番。”

周乘撇撇嘴,兖州也好,青州也罢,包括南面的徐州,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800名男女,只是个小家族的迁徙规模。更何况,名义上说是调查,实际上却诬陷别人是土匪,这其中的猫腻,他周某人也混迹官场多年,怎么会不知道呢?

为了能够顺利的敲诈到钱财,这位糊涂同僚也是够拼的。上来就给对方扣了一顶大帽子,对于一个正在迁徙中的家族来说,这样的关卡是最让他们感到恐惧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般情况下只能认命挨宰了。

或许那位糊涂同行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他意外的碰到了一根硬骨头,结果不但崩掉了自己的牙,还丢掉了自己的命。

他将这其中的猫腻,当着琅琊郡郡吏们的面,一一点破出来。那些郡吏最后只剩下讪讪的笑,一脸尴尬的解释道:“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对于这样的说法,周乘给予的回应是,每人抽他20鞭子。

当把这些人变得血肉模糊之后,周乘才好整以暇地重新回到他们面前。他用严厉而阴狠的语气问道:“我且问你们,这种见不得光的打劫行径,是不是在对方表明泰山郡丞的身份之后,变成了你们的严重罪名。”

几名琅琊郡的郡吏再不敢有所隐瞒,他们支支吾吾的说道:“太守大人当然害怕诸葛珪把这件事情捅出去,所以,他偷偷的向我们打了手势。”

“是杀人灭口的手势,对吗?”

周乘的这个询问,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但对方惭愧的低下了头颅,就已经是对他最好的回答了。

原来那名糊涂同行,其实并不糊涂,他很果断。

很果断的在灾害到来之前想要积攒下一笔钱财,一来是弥补往日的窟窿,二来是为应对灾害做个准备。当这个计划被邻郡官吏撞破的时候,他又一次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只可惜他杀人灭口的行动还没有开始,就被比他更果断的于禁就已经要了性命。

这件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

周乘把这些审问的结果,告诉了死伤者的家属,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交代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大群鸽子扑棱棱的扇动着翅膀,在依旧干旱的泰山郡领空,争先恐后的向西飞去。

周乘疑惑的看向他们,心想这几天的鸽子可真是多。

卫家的鸽子一向都很多,为了维持和各支商队的联络,他们训练了数量众多的信鸽。从泰山郡起飞的这一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在抵达陈留之后,所携带的信件被紧急取下,绑上另一批同行的腿部,而后向洛阳城中转发。

卫兹在不久之后就收到了消息。先前,曹操决定利用民间舆论,引导泰山郡周太守将整个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但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如何把这边的情况告诉泰山郡那边呢?

如果不能及时掌控舆论,说不定会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