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33、这下子有大麻烦了(1 / 2)

天和道场 天和真人 2406 字 2017-05-14

当然张易也是乐在其中,完成一个课题,论文就多誊写一遍,立刻给王副校长送过去,反正也不花多少时间。

上次说了才一周多,张易就交来论文,王副校长都感到惊讶了,立刻留张易多聊几句,刚好赶上饭点,硬拉着张易吃顿便饭,还要把张易介绍给李副校长。

和王副校长的平易近人相比,李副校长就要威严多了,张易打饭时看到他,发现不少教员对他打招呼,都小心翼翼的,不像对王副校长打招呼那么轻松。

等王副校长端着饭盒,把张易介绍给李副校长后,李副校长板着的面孔一下子就绽开了,谈话声音都有些大了,而且带着欣喜,一定要张易到他办公室喝杯茶。李副校长这个变化让不少教员都感到诧异,搞不清这个年轻人是谁,还以为是哪家的后辈。

李副校长喜欢喝茶,办公室里专门有个喝茶的套间,煮茶前,就让张易猜是哪种茶叶。茶叶包装都是三无的小袋,看茶叶样子猜茶叶产地,张易当然猜不出来。

张易喝茶真的不讲究,以前都是喝家乡的炒青,对于这些名茶,哪里说得清楚,最多书上看到点知识,也没有仔细研究的必要,具体茶叶什么样子,什么口味就不知道了,只能摇头说不清楚。

李副校长当时也没有说,王副校长当然也不吱声,喝完几杯小盅后,他就告辞了。

李副校长这才开始给张易介绍:“老王喜欢喝绿茶,不喝乌龙茶的,因此等他走了,我才来给你上这一课。今天下午,你哪儿也不要去,就在我这里品茶,书上的内容,我不说了,我今天就拿出几种乌龙茶,慢慢品,喝一次比什么都强。”

张易搞不懂李副校长怎么会对自己这么看重,专门要给自己普及茶文化,这有点受宠若惊了,自己二十来岁,对方快六十的样子,还是州级干部,张易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个,好像太浪费您时间了吧。”

李副校长立刻说:“没事的,我知道你国学不错,看到你茶文化欠缺,这就给你补上,这也是国学一部分呢,这个可不是看书,就能学到的。”

既然真心要教自己,张易也就不矫情了,老实坐下来,看着李副校长一丝不苟操作,期间也认真听着他讲,每一种茶叶如何辨认,怎么闻,怎么看,有什么特点,烹茶时需要注意什么,茶具如何选择,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区分。

两人真的不是为了品茶了,完全是教学,李副校长一下午,总共煮了十六壶茶,看着张易每一盅都喝下去,体会各种感觉,结果张易上了两次卫生间,才结束教学。

时间已经下班了,李副校长才意犹未尽对张易说:“今天的青茶就到了这里,下次再过来,我们讲红茶,你下次来,直接到我这里,论文交给我就行了,我会给王副校长的。”

张易听了一愣,就说:“好的,王副校长要的是原稿,到时候我多誊写一份吧。”

李副校长摇摇头说:“那就算了,原稿还是你交给王副校长吧,不需要多誊写一份的。”

张易笑着说:“没有关系,我誊写很快的。”

李副校长一口拒绝了:“真的不用浪费时间,我们需要会复印的,你就送一份原稿来就行了。”

等张易走了,李副校长电话打给王副校长说:“这孩子真不错,很坦诚,却非常机警,城府也深。”

王副校长笑着说:“他应该已经想到原稿是您要的了。您说,下次来,他会送几份原稿?”

李副校长笑着说:“一份,画蛇添足的事情,他不会干的。等我介绍完红茶,你得拿点绿茶过来,我这里可没有好绿茶。”

王副校长立刻说:“这我得收集一下的,总得给他配齐了,他论文送得很快的,最多半个月就用到了。”

在政校喝了半天茶,确实学到不少茶的知识,盐铁茶自古一直是国家专营的东西,文人骚客对于茶的赞美和研究太多了,就算看书再多,如果不亲口尝一尝,是永远不知道国饮真谛的。

刚被普及了青茶的知识,李琪第二天就给张易送来了大红袍。当时张易请李琪到健康小煲吃了顿快餐,还给他炖了一个补气的煲。吃完饭,他就拿出一包大红袍,找了个纸杯,就要拆包装让张易品茶,立刻就被张易制止了,笑着对他说:“原来无所谓,现在知道这是牛嚼牡丹了,还是留给我买了茶具再说吧,现在我们喝点酸梅汤就行了。”

酸梅汤是健康小煲刚推出的,来吃药膳的人,免费供应,主要是药膳都是炖的肉食,张易特意加了酸梅汤,不仅能够消食,还能消除疲劳,在春季也能平肝火,还防止学生下午犯困。

李琪春节前联系过张易,张易一直关机,等春节后联系张易,依然关机,等他终于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了,也联系上张易了,立刻就回京休假。

他想请张易出去吃饭,当然还是被张易拒绝了,就请他在健康小煲吃了一顿,刚好碰上张易给排队的学生号脉,他灵机一动,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