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岩清山出了一名天资聪慧的孙姓道士,四十岁就修炼到凝气八层,他带着戒指出山历练,结果终其一生,都在南方寻找巨蟒和药材,炼制筑基丹,不过最终也没有筑基。
林凤祥从小就任侠仗义,流落江湖后,被年老的孙道人看中,收为扛幡道童。
孙道人只传了他风水堪舆和看相打卦。临终前,把戒指传给林凤祥,嘱托他:如果没有合适传人,就把戒指替他送回岩清山。
孙道人去世后,林凤祥继承孙道人衣钵,在江湖上算卦为业。他未得孙道士真传,并不知道黑白戒指的分别,干的当然也是替天行道之事。
判官从林凤祥开始,被南方武林熟识,结果林凤祥打出名气后,却投身入金田起义,干起造反的职业,判官也就和太平天国联系在一起。
不得不说,师叔真的很能说,难怪师傅说判官的事情,让张易跟师叔来了解,他用了喜欢说话来形容师叔,很贴切,师叔还真是话痨。
张易还真就喜欢他话唠,从师叔嘴里,张易清楚了判官的完整来历,难怪江湖人对判官这么推崇,这渊源确实很深啊。
张易想到那枚白金戒指就问李师叔:“原来居然有两枚戒指,一黑一白,也就是黑白判官了。这白判官戒指到了慈禧手里,最后传给谁了呢?”
李师叔就考校张易了:“你觉得她会传给谁?”
张易低头沉思一下子说:“谁也没有传,戒指对她没有用,肯定不会留下添乱的,最后带到墓里去了,也就被孙摸金手下得到了,这就难猜了,除非孙摸金能认出戒指,贴身收藏,那么就被俘虏他的军队找到了。”
李师叔赞许地笑着说:“孙殿英贴身收藏的。”
张易笑着说:“那么我这就是唯一的判官了。想找人分摊点事情都不行。”
李师叔正色道:“两枚戒指来源不同,经历也不一样,威名是两个判官打出来的,白判官传承有点乱,黑戒指是正统,传承有序,秉承责任,一直是只诛杀入侵外族,因此黑判官是值得尊敬的。”
张易苦笑说:“这黑白判官,外面也不知道啊,事情现在都推到判官身上了,你说上次九香岛的什么破事啊,就是小青头打架,这也要我去处理。要全是这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不累死啊。”
李师叔忽然严肃地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行了,责任既然落到身上,就得扛起来才行。师兄在江海一住几十年,原因就是祝老祖算出你会在江海出现,因为等你,他有家都不回,这就是责任。”
张易忽然奇道:“师傅确实重诺,有古侠风采,不过,祝前辈算出就是我?这有点玄幻了吧,祝前辈羽化的时候,我离出生还早呢,这也能算出来?”
李师叔点点头说:“当然是的,本来我是作为判官继承人培训的,结果老祖过世那年,忽然对我说,我不是判官继承人,从师兄手里接过判官戒指的,会另有传人,而且是在江海出现的,凌师兄见到了,自然就能认出来。还说我适合军旅,是将军之才。”
“你看,你就是在江海遇到师兄的,还是他主动收你为徒的,他一辈子,也只收你一人为徒。而我,也早就成了将军了。”
“这话,是我十五岁时候,老祖亲口对我说的,你能不信吗?”
张易同样擅长卜卦,一直以为卜卦完全就是心理窥探,并没有什么玄妙的,听了李师叔这么一说,还真有后知六十年的能耐,这确实太神奇了
张易一下子就对祝前辈感兴趣了,还真不是糊弄事的,简直是神卦啊。
他忽然想到什么了,就对李师叔说道:“林凤祥应该是把戒指送到岩清山了,不然他被朝廷剐了,这戒指也传不到祝前辈手里,是不是?”
李师叔点点头说:“林凤祥确实带着戒指到岩清山,不过没有留下来,而是带走了祝老祖,当时祝老祖二十五岁。”
张易算了一下年代,就对李师叔说:“祝前辈确实是筑基成功了,活了一百多年啊。”
李师叔说:“老祖是五十一年前,夏至日过世的,当时在大枣树下感叹了一句,‘岩清山不复有判官了’,随后就回到寝室,坐在榻上,写出一封书信给我,让我去江海找师兄,信中自有安排。”
张易就问道:“能具体说说吗?岩清山不复有判官,是什么含义?”
李师叔摇摇头说:“江海有判官传人,是一个月前说的,随后他就拿出八卦和铜钱,开始推演,足足推演了一个月,没有吃饭,只喝水。等推演出结果后,就感叹岩清山不复有判官。等老祖把信给我,他就坐化了。原本丰润如常的身体,很快就瘪了下去,变成一副干尸模样,等安葬时,把尸骨往棺木中一放,尸骨就碎了,除了衣服还在,全身都变成灰了,当时的观主说,老祖是兵解,选择往生了。”
张易震撼了,这偈语一样的推演结果,代表什么意思呢?判官出自岩清山,从孙道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