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26、判官处事原则(1 / 2)

天和道场 天和真人 3141 字 2017-05-14

那匹马被一个年轻人牵着,一看就知道脾气很坏,周围的马都不敢沾边,秦风说:“这马是这年轻人从小养大的,我是连人带马雇来的。你也当心点。”

这马,别人根本近不了身,他提醒了张易一句,也想看看张易是怎么驯马的。

张易走过去时,那马就有反应了,它已经知道,张易是来骑他的,离他越近,它越挣扎,那个年轻人怎么哄都哄不住,被马拉得直往前走。

张易走到年轻人身后,对他说:“缰绳给我吧,我来降服它。”

年轻人知道驯马的规矩,就问张易:“你不会打他吧?”

张易笑着说:“保证不会,你就在边上,看我怎么降服它。”

张易接过缰绳后,绕过去,把手往下一拉,那马一下子就低下头了,这下子,他前蹄无法抬起,当然就不会踢人了,张易靠近后,另一只手就搭在它脑后,再用力一按。

那马僵持一下后,一松劲,就表示服软了,它非常聪慧,知道再挣扎,还得吃亏。

张易当然也就松劲了,按着它脑后的手,在它马鬃上往下抚摸起来,这打一巴掌揉三揉,是必须的。

刚才张易按住他脑后的手,可没有现在这么温柔,而是像钳子一样,捏住它的后颈往下按的,这是驯马的绝活,当然得有很强的爪力才行。不过刚才手藏在马鬃中,动作很隐蔽,小伙子就没有看出来。

张易在马背上拍了几下后,才翻身上马,开始用脚后跟控马,顺便用缰绳指引,那马很快就明白了张易的意思。

等绕着校场转了一圈后,张易已经可以只用脚后跟,指挥马匹转向了。

冷兵器时候,正宗的骑兵,双手都要腾出来厮杀的,要靠腿脚来指挥马匹前进的。

骑兵纵横天下,得益于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马得靠双腿夹住才行,也就没有这么自如了。

张易只在丽溪骑过马,但穿越试练时,可以说在马背上大半生,因此这种控马的感觉,一上马就有了,和马熟悉一下后,就能轻松脱缰而行。

秦风没有马槊,那个太高级了,在冷兵器时代都是奢侈品,不过他拿来的大枪,倒是正宗的杀人武器,枪尖有一尺长,一看就有些年头了,明显是收藏的古董兵器。

弓是牛角弓,应该也是收藏品,保存得还不错,至少还能用,羽箭就差多了。

短枪更简陋,就是镀锌钢管前端砸扁了,再焊接后磨尖了,套在白蜡杆上,样子像枪,只要稍微戳上硬东西,就会卷刃的。

骑到兵器架边上,张易才下马,先在马脖子上搂了一下,再拍了一下后,马老老实实站在边上不动了。

从兵器架子上,把一个流星锤的锤头解下,绳子缠在腰间和肩部,五花大绑绕了几道,再打了一个结,这是当成腰带了。

然后他把弓和箭挂在腰后,再把三支短枪插在后背,最后从秦风手里接过大枪,在手里抖个枪花说:“你这里,就这把枪和这匹马能够上战场,其他的都是样子货,既然你要发掘马战的精华,就得先从马和武器开始。让他们看好了,真正的骑兵是这样的。”

张易一手提枪,翻身上马,用枪尖指着马道两侧的稻草人说:“稻草人摆得太稀了,也不要挂,而是在路上立着,还得撑住了,以后得练习三人以上的马队冲锋,这种单马冲杀没有威胁,古代没有这么玩的。今天,我就将就用了。”

说完脚跟轻磕马腹,马开始慢慢跑起来,距离最近的稻草人大约三十米时,张易双腿一夹马腹,那马一下子就窜了出去。

冲锋需要算好马力,不能老远就高速冲上去的,而是慢慢跑上去,在快接敌时,把马速提到最高的,还不能停,一直穿透为止,因此需要掌握加速的节奏和冲锋的走向,就算前面有刀枪,也得硬撞过去,骑手手里的长兵器,出了杀人,还得给马开路。

张易冲过去,手中大枪对着稻草人一晃,就把悬挂稻草人的绳子搅断了。

这比刺中稻草人要难多了,因为枪尖的刃口并不锋利,刺中麻绳后,需要来回抖动,麻绳是被枪尖的刃口来回几下割断的。

张易抖枪幅度小,频率快,看起来就是一晃而断了,这就是绝活了,遇到他们挂草人,也只能多费点功夫了。

刺断了一串稻草人,马已经冲到马道尽头不远处,正前方还有四个靶子,是骑射用的。

张易把枪横在马鞍上,有双腿顶住,枪就不会掉下去,这同样是技巧。

把腰上的牛角弓拿出来,再抽出一根羽箭来,双腿一松,马匹速度就缓了下来。

步弓比骑弓射程远,高速情况下,准头是没法控制的。

张易是师范,当然要力求准确。

张弓搭箭,瞄准远处的箭靶就射,弓不错,箭尖却太轻,射出后,居然是螺旋型轨迹,好在还中了箭靶边上,这距离大约八十米不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