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武(2 / 3)

诛心无痕剑 茗一笑 4530 字 2017-05-14

杨希恩互相角力,大汉如今十分天下占七分,当今陛下重文治国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虎视眈眈的凉王、摸不清的燕王还有意欲北伐的南晋,统一天下可离不开这群武将,更何况塞外的荒人,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其中的辛酸苦辣丁原无法说出口,也不能说出口。

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也没有辜负恩师的嘱托,丁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罪人,但自己肯定不算圣人,至少当初将百花园改为官营就算不上名义上的清官了,自古忠义两难全,更何况是对自己有抚养之恩和教育之恩的恩师。

“世人皆爱牡丹,那自然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丁原如今四十有二,身材高大颇有君子之风,日益操劳自然双鬓微白,但却遮掩不住熠熠生辉的双眼,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形容丁原再合适不过了,丁原背着手看着池塘里的莲花轻声喃喃道。

谈起并州刺使丁大人,并州百姓都要称赞,丁大人爱民如子,将百花园官办后的所有盈利皆以百姓看得到的方法购买粮食分发给各郡百姓。再说丁大人不受女色四十有二而不娶妻,每日审批文件直至深夜。更值得人称道的是,丁大人从不拒绝别人的贿赂,但凡所得贿赂皆上表以陛下名义变换粮食用以救济百姓。

有关于丁大人就不得不提一件趣事,丁大人刚刚出任并州刺使,当时并州宗族门阀众多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之士,听闻之前默默无闻的丁原将出仕并州刺使,自然有人不服气认为只是仗着是丞相的弟子身份而非有什么真才实学,当时河东郑家的二公子惊才艳艳虽不能说才学冠绝天下但是其才学在北方也的确无人能与之相比。

于是年轻自傲的郑二公子来势汹汹的阻止了丁原大人的上任,就在晋阳城中心众目睽睽下拦下了丁大人的官驾。

郑二公子问道:“阁下何人?”

丁大人正色答道:“大汉天子任命的并州刺使丁原。”

郑二公子又问:“我等只曾听闻陛下之贤名,丞相之才名却不曾听说过什么丁大人。请问丁大人政绩如何?”河东河内学子们的傲气是出了名的,自然不会服气没有什么名声的信任并州刺史,顿时引来一片叫好。

丁大人想了一会道:“出仕十余年,评称皆为中中。”

郑二公又道:“那您认为自己有什么资格出任并州刺使呢?若无能力岂不是欺骗当今陛下。”

丁大人道:“大概是因为我好学不倦吧。”

郑二公子扭头笑道,问向身后人群:“您学习吗?”

人群中爆发出统一的声音:“五尺高的孩童都学习!”

郑二公子质问道:“您比孩童如何?”

丁大人答道:“我知天有头、有耳、有脚,而孩童不知。”

郑二公子问:“头在何方?”

丁大人答道:“诗经有云‘乃眷西顾’,因此头在西方。”

郑二公子不服气又问:“天如何有耳?!”

丁大人答道:“诗经有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因此有耳。”

郑二公子颇为泄气又问:“那如何有足?”

丁大人这次笑答:“诗经有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但凡所问丁原皆答问如响,应声而出,郑二公子不由得拜服道:“君博学多才,与君相比在下与孩童无异。”河东学子虽然自傲但却佩服博学之士,皆以后辈之礼拜见。

眼看郑二公子就要和一众并州学子掩面离开,丁原忽然大声喝道:“尔等站住!”

郑二公子脸色发青的道:“丁大人有何指教!”

丁原整理了一下衣衫大声道:“按大汉律法,无端冲撞官驾者仗十。来人!将这些人拿下!”

郑二公子怒喝道:“我乃河东郑家二公子!谁敢打我!”一众衙役自然知道河东郑家的分量都不敢动手,一众学子都躲在郑二公子身后。

丁原大声指着畏畏缩缩的衙役们道:“我乃大汉天子任命的并州刺使!你们只知河东郑家不知当今天子!?尔等意图谋反吗!?”

至于后来的事百姓们不知道也不了解,但郑二公子为首的学子们毫无疑问的当街被仗打十下,有传闻当今陛下听闻此事刻意奖赏丁大人千金。

总之关于丁大人并州百姓深深认为这是一个为民做主不惧豪强的好官清官,也是一个机智风趣平易近人的父母官。

晋阳城今日沸沸扬扬,许许多多本应摆摊叫卖的小贩都收起了摊位,本应开门迎客的酒馆、客栈也都关起了大门,似乎整个晋阳城的人都跑向城外。至于城外那更是人头攒动,方圆百里的村民百姓都聚集而来,那可是恶名远扬的黑云寨的大当家,谁都不愿意错过这场数年难得一遇的热闹。

晋阳城外十里坡,其实就是一处不大不小的土坡,不知道何时但凡并州斩首那些穷凶极恶的犯人都会选择在这里,次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