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前序(1 / 1)

诛心无痕剑 茗一笑 1758 字 2017-05-14

传说上古破灭后人族运起,人皇一统天下十三州,东禁谪仙人于东海,南平山越众灵,西灭魔族于黑沙漠,北击荒人三千里。人族气运兴旺,传说那时灵气充沛,修道者御剑飞行,千里飞剑取人性命,习武者体魄强横力敌山海。

然而不知千年万年,其间朝代更迭人族内乱不息,大势分合气数亦分合,期间外族趁势而入。人间处处烽烟,那史书记载之物不过海中浮舟,呜呼哀哉!人们只知秦皇一统后,却不知那之前至今几何。

所幸至三千年前秦国一统天下,结束千年春秋战乱。秦国尚武,江湖气数借此攀升。然而千万年战乱,人族气运分分合合,致使灵气枯竭,武学凋零。至那时起谪仙之境不过四位,天榜圣人不出八数,地榜不过二十八英。

因此有人说江湖气数暗应四象八卦之数,说不清道不明。

江湖风云变化无常,然而自三千年以来,江湖中能够传承几千年的门派寥寥可数,大多随着朝代更迭而消逝。唯有道教圣地昆仑山溪神观、避世的兰若寺、幽居山谷的燕云山、分分合合的五岳剑派,还有任凭朝代更迭却不绝当世的六扇门屹立不倒。其他门派世家能有千百年传承便可以称作大门派大世家了。

不谈避世的兰若寺和尚,亦不谈依附朝廷的六扇门,真正决定江湖的走势的只有溪神观、五岳剑派、燕云山。溪神观于人皇一统天下前所创立,那时候人仙魔灵各族林立,溪神观初代祖师创立道教,历经沧桑桑田,兴衰成败却依然林立于世间,自秦朝开始被尊为国教可谓是天下第一教。

后来任何创立的道教门派或者教义思想都尊溪神观为圣地,门下教徒遍布天下十三州,历代溪神观天师或地位尊崇或修为高深,每一个兴盛王朝定然都供奉着一位溪神观的天师。可以说近两千年来溪神观跺跺脚整个俗世都要受到影响。

五岳剑派在约四千年前所创立,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五大门派创立的联盟,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内部团结一心,可谓是极度强盛。

当然,你可以说溪神观追求的是天人长生,道教真意。燕云山的飘然幽居,不拘世俗。也可以说兰若寺的慈悲避世,甚至可以说六扇门不同于江湖。但你不能否认五岳剑派的影响力,他们更像江湖中的人,他们生于江湖,长于江湖,毕竟江湖本就是俗世。

兰若寺在西域深处的兰若山上,能登山者寥寥数人,他们很少入世,很多人不了解。他们大多如苦行僧一样修行。或渡救世人,或读经讲义,但是没人会忽略这些和尚,无论因德行修为还是对于佛教之尊重,或是每一次入世都对世俗有着巨大影响的原因。

六扇门在三千年前于秦朝初期创立,最早是为了统治者更好的控制和影响江湖,对秦王来说怎么能允许江湖之中堪比王朝的力量存在。于是在秦朝建立后仅仅二十年,代表朝廷的六扇门和江湖中的力量发生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大战,无数高手陨落,数不清的门派消亡!秦朝也动摇了国力,算是埋下秦三世而亡的因果。直到溪神观挺身而出才结束这场不愿提起的马踏江湖。

之后六扇门更多的意义在于对江湖的打探渗入、防止江湖过度影响朝廷的影响力,以及对于重要人士的保护。既依赖于江湖又脱离于江湖,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细作组织。然而六扇门并没有因为秦朝覆灭而灭绝,他们带来的好处被伐秦而立的武朝所重视。就这样六扇门经历了太多的王朝更迭,也经历了辉煌落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六扇门是朝廷在江湖的代言人,他们背后站着整个朝廷。

燕云山,据派内书籍记载大约上古末年末法时代浩劫中,一个叫做蓝燕云的少年侥幸活了下来,他在北方深山幽谷中,以残缺的门派秘籍创立了一个叫做燕云山的门派。蓝燕云的天赋一般,但是对于新时代来说他的见闻记忆便是燕云山的优势。末法时代之后,灵气消逝,功法神功绝于世间,经过千百年,燕云山俨然已经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后来又助人皇一统天下,可谓是地位尊崇,实力超然。

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燕云山忽然之间沉寂了,人们只知道他们隐于燕山的深山幽谷中,却少有人见到。又经过了不知千万年,燕云山弟子依然幽居深山幽谷之中,虽然偶尔入世却也是只是历练罢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燕云山每一次出手定然嫌弃轩然大波,震惊世人,就像千万年前助人皇统一天下、春秋中期于落雨坡举全门之力力阻卷土重来的荒人、两千年前掌门蓝陌孤身入黑沙漠封印魔界裂缝。更不要提许许多多不被世人所知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