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汉争霸(二)【番外—梁儿复仇篇】(2 / 3)

大秦宠婢 amoky 4652 字 2017-12-08

同。我曾听闻,他虽暴戾,一声怒吼便能吓得千人腿软跪地;部下有功时,他也小气得不肯封爵放权,但他这样一个只知逞匹夫之勇的人,竟也会是个多愁善感的。面对弱者,他常常恭敬慈爱,语言温和,若见有人患病,他甚至还会同情落泪,将自己的饮食也分给他们。像这样情绪化、又常没来由的存有妇人之仁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乐音这等可影响精神的外界物质感染的。更何况除此以外,他更有着十分浓厚的乡情……”

言至此处,梁儿轻扯唇角,白皙的面上稍现鄙夷。

“据说当年秦亡之时,有人劝他在关中设都,直接顺承由秦筑造起的繁华昌盛,更有现成的萧关、武关、散关、函谷关四大要塞关隘相护,以此则更易助楚控制天下。可他却非要讲求什么衣锦还乡,无知的将都城和重心设置在毫无屏障、偏僻冷清的楚地彭城。他这般对故乡有着如此偏执的眷恋和依赖,也定是会对楚歌怀有特殊的情怀。”

梁儿复看向张良,信心十足。

“楚军本就已经粮少兵乏,意志薄弱,加之又是在午夜人最需要睡眠之时,这时的他们最容易深陷困顿,失去寻常该有的理智。岂不刚好可趁机利用楚地的歌声乐声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待他们的主将一慌,这十万楚军说不准就能瞬间变成了十万降军了。”

起初,张良虽不赞同于梁儿,却也出于礼数听得十分认真,可听到后来,他已然对她有了不小的改观,甚至开始由衷欣赏起她细密的心思来。

只是尽管如此,对于此计,他还是不甚看好。

“你所言虽然有几分道理,但仍多是揣测,难保战局。其实项羽如今兵少粮贫,就算他再是英勇,也已不足为惧。按照原定之计,不下两月也定能攻下了。”

而梁儿心知,历史早已定下,项羽必会败于这“四面楚歌”之计,故此无论张良如何推脱,她的耐心都始终不曾消减,换了个角度继续劝道: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而上兵伐谋,必以攻心为上。兄长辅佐汉王几年,不也是深谙此道,屡屡献出攻心之计,才会使得汉王未损多少兵力便在短短五年之内从当初的行于刀刃,到现在的坐拥江西、掌控天下大半的领土?”

闻言,张良已有了些许动摇,心中暗自细忖起来。

而梁儿便又更进了一步,面上未动,可那一双眼确是愈发晶亮,一眨不眨的直望进张良的眼中。

“项羽一路从彭城逃到陈城,从陈城到城父,现在又到垓下。汉军对他的哪一次围攻不是倾尽了全力?如今又要再攻,虽说这次统兵的汉将已经换作了能力超群的韩信,可兄长又是否有绝对的把握不让项羽再度逃走?汉军欲在两个月内残食楚军,静待其粮草耗尽再将其歼灭,可若如此,汉军岂不也同样要多消耗两个月的粮草?可知军中人数众多,每多在外一日,会消耗多少军需辎重?天下晚归一一日,百姓会生出多少恶语怨言?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民间怨声载道,对初得天下的汉来说,又会产生多大的损失?”

这句句反问条条有理、头头是道,犀利得无一不让张良面露惊色。

却听她淡色又道:

“梁儿之计,众将士只需和歌,于汉军而言毫无耗损。虽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却并非不可一试。兄长何不采纳看看?若无用,就当大家白听一夜曲、白唱一夜歌,消遣一下军中烦闷;若有用,则可令项羽心慌意乱、一蹶不振,汉军或许可兵不血刃,便得大胜。”

音落,张良已不自觉的被她眼中的光华所引,久久难移。

不知为何,她分明未笑,亦未傲,可那双眼,却奇迹般的让人感觉她的自信无人能敌;她的高度无人能及。

仿佛她的眼,拥有着比任何人都更远、更辽阔的视野。

就像是,她已提前知晓了结局一般……

张良也不清楚自己为何会突然冒出这样离谱的想法,但沉下心来细想,如此心思、如此眼界、如此谋略,梁儿所拥有的,确实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的聪慧女子应该具备的才能。

想到这,他正襟危凛,对着梁儿郑重一揖,愧然敬道:

“想不到汉军之中有这么多谋士将才,都没能及得过梁儿这一小小女子。”

梁儿亦正色回礼,谦逊道:

“兄长言重了。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兄长才是真正谋略过人之人,辅佐汉王五年,斑斑事迹皆已成为天下美谈。而梁儿,不过是运气使然,偶然想出些小点子罢了,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张良望着她淡淡笑开,想到了彼时在魏都与她初识,赵政不惜悬赏五百金寻她这个婢子,还有他刺秦时无意中看到赵政对她那温缓暖心的一笑……

他至今才终于明白,难怪就连那般冷血的始皇都对她动了真情,她当真是个智慧过人、世间难得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