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天骑有神器龙舌弓,亦是用戟好手,不知这燕冉的戟法是家传还是书院中修习的?
燕冉大大咧咧的站在场中,他是骑士,今日来宴饮虽带有坐骑,但这院内比武就不用了,他亦是步战好手。
小梅妖娆白枯梅在一众小娘子的助威声中来到其对面,面对八尺余的壮汉燕冉,柔弱如梅花,拔剑斜指,却韧如寒冬梅枝。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遥。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这是去岁文举制科探花独孤心慈赠与其的诗句,亲昵生动,让人不禁心生爱宠。
而燕冉则是韦二郎胡诌的器宇轩昻七尺汉,剑眉虎目胜恶来。用独孤心慈的评语即是恶俗。
一个身高八尺余,一个六尺刚过,一个手持丈余画戟,一个平端三尺青锋。
“真所谓美女对猛兽啊?”独孤心慈感慨。
纳兰妃雅来不及评论情郎的感慨,演武场中的白枯梅已经揉身而上,手中青锋画出漫天星华,点向三丈开外的对手。
面对眉目如画的柔弱小娘子,燕冉自然要保持谦让风度,如山岳般歭立着,等其离己不过丈余才开始舞动方天画戟。
使用方天画戟的人大多很风雅,有在戟杆上挂金钱豹子尾的,有挂金钱五色幡的,最不济亦挂条金丝红缨,但燕冉的方天画戟就是光秃秃的,戟尖也打磨的铮亮,泛着寒光,舞动起来即有一条白线。
戟法中有“援”“胡”“内”“搪”之说,“援”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则有通击,挑击,直劈等。
燕冉用的就是“内”之法中的反别,燕冉虽人如山岳,却亦懂怜香惜玉,戟尖只点剑光,而不是凶猛的横劈白枯梅的身躯。
可惜白枯梅虽妖娆却不柔弱,剑势凌厉,不与对手武器触碰,稍作调整及切向燕冉的右手,那是燕冉执戟之手。
剑如闪电,速度迅捷让燕冉始料不及,而白枯梅已经侵入三尺之内,燕冉只好后退。
一退就是丈余,想着正好是其方天画戟的攻击范围,白枯梅那容其调整架势,如影随形,身形剑光继续紧逼,不让自己处在戟刃的攻击方向。
于是燕冉再退,白枯梅继续挥舞剑光追击。
燕冉横杆横扫,白枯梅矮身躲过,剑光却点向其大腿。
燕冉于是再退,这样即变成了白枯梅追着燕冉绕圈了。
“小马今日对战剑锋寒亦是紧逼不让其拔剑,这白枯梅之策略倒是与其异曲同工”纳兰妃雅点评到。
“那燕冉就是个棒槌,想在战场上怜花惜玉也不看看自己有无本事,这下好了,变成笑话了”独孤心慈嗤笑。
“怜花惜玉不好么?”纳兰妃雅头不亦不回的质问。
“呃,好好好,某亦是怜花惜玉之人,只不过只对汝一人”远东侯毫无节操的奉承。
纳兰妃雅不理惫赖的情郎,继续观战。
燕冉差不多被白枯梅追杀了一圈,仍未摆脱掉,空有一杆威力凶悍的画戟却无使力之处。
燕冉遂虎吼一声,不再闪避,斜着肩头,一个冲撞,合着身子撞向白枯梅。
白枯梅的剑势被其戟杆荡了一下,偏向一旁,燕冉冲撞的放下空门大开,白枯梅不想被其给撞着只好后退。
可燕冉半路生生顿住,转身后跑。
白枯梅赶紧重新挺剑直刺,却不料燕冉身子亦不回,反手挥动方天画戟横劈。
枪法中有回马枪,画戟是戈和矛的混合体,亦可有回马戟。
白枯梅见画戟带着劲风,知道不可硬挡,只有后退躲开。
如此一来两人即拉开了两丈开外的距离。
燕冉终于有了用力之地,双手握戟,如泼水般的光芒扑向白枯梅。
方天画戟的劲风带动白枯梅的发丝飘舞,白枯梅斜身后退,现在变成燕冉追着白枯梅了。
冲铲,横刺,斜勒,挑击,平钩,普通的戟法使出亦是威猛无比。
白枯梅身形如飘叶,又似被戟风带动随波逐流,只顾躲闪,几次寻机近身即被荡开。
燕冉又是一个横扫,白枯梅这次不退了,身躯后仰几与地面平齐,然后身躯打横转向,剑光直扫燕冉的腹部。
燕冉用力未收,方天画戟威力凶猛,但亦沉重,收力自然不及刀剑轻灵,见白枯梅的剑锋切来,来不及后撤步,亦学着后仰收腹躲闪。
白枯梅借势立起,纵身挥剑直刺,燕冉拖戟后撤,白枯梅继续追击,转眼场中形势再次变幻,再次变为白枯梅追着燕冉了。
白枯梅的剑锋凌厉,燕冉皮糙肉厚,白枯梅的剑势若到达燕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