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初唐诗林琼花美议张若虚(上)(1 / 4)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7254 字 2017-07-04

“第20章初唐诗林琼花美议张若虚”

四维议论琼花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花。唐诗最早提到琼花的是李白。借以隋堤今古巨变之景,吴融回顾历史,以晚唐看六朝的陈后主,耳边会想起《玉树后庭花》遗曲,眼前会浮出玉蕊琼花。在诗林里,吴融给出的诗句是“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东方梦春道:是哇!那些君臣,曾经还耻笑陈后主的腐败亡国,如今却也步陈后主的后尘,观赏琼花。弦外之音,晚唐离衰亡不远了。

西门幻金问:谁见过琼花?

沉默不答,在场的各位显然是没有见过琼花实物。他们的确是没有去过瘦西湖。郎景川告诉:见过农林部门介绍的花卉图册,现在确实有琼花存在。我们可以用手机上网搜索,不就相当于看到原物了吗?

东说:标题亮出(15)——唐朝诗林琼花

“有了,有了!”周鲁生兴奋地说,手机下载琼花成功了。

古人称之为琼花,如今它的别名有好几个,又称木绣球、聚八仙花、蝴蝶花、牛耳抱珠等。琼花是忍冬科荚莲属落叶的半常绿灌木,极具观赏性,花大如盘,洁白如玉。每年4、5月间开花,大型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大花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密集的为可孕花,可孕花为两性小花。琼花分布主要在华中地区,如今是YZ市和KS市的市花。也就是说,到JS省YZ市,或者SZ市辖内的KS市,可以亲眼观察到琼花的原相。

从摄影图片看:琼花的美和奇特在于它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几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这些小花属于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当微风吹拂,它们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在风吹花动时,琼花就像八仙起舞,团团飘摇,仙姿绰约,引人入胜,赞美不已。

见图说话,东方梦春悟到“聚八仙”的芳名。在无风平静之时,琼花的花盘外围的八朵大花犹如八位仙子召开圆桌会议,或是聚会团座,活生生的八仙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在植物界难觅,正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观众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大众认可,聚八仙也就成为琼花的形象花名。

四维推测琼花走进文学,最早是以虚幻身份进入诗歌的。琼花之名本是泛指开着美玉般花朵的花卉。“琼花”亦写作“琼华”,古文中的“华”即是“花”,而所谓琼者,指的是美玉。

古人认定琼花花语:魅力无穷。后人对琼花的花语一般认为是美丽,浪漫,完美的爱情。成语“琼林玉树”,形容玉石的树林,泛指精致的陈设。后出的“琼花玉树”,指雨雾凝结为冰层、冰柱、宛如玉树凌空、琼花烂漫,玲珑剔透。气象学家称之为雨凇、雾凇,宛然是一副玉琢冰雕的自然景象。

古人眼中的琼花是什么样子?不妨从唐诗里看大概。

唐朝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诗题告诉这琼花比喻雪花。

陈宫妃嫔《与颜濬冥会诗》诗句:“清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

这首诗讲述的是“鬼”的故事:陈王朝的一些妃嫔宫女,死后变成阴间女鬼,她们与阳间唐朝文士颜濬幽会。唐武宗会昌期间,春闱张榜,颜濬得知自己落榜,在进士考场下第后去游览广陵,扫除低沉情绪,以便再次登科。古时候的广陵在今JS扬州一带地区。颜濬路过建业,即现今的南京,与他一同乘船的有一位身着黑衣的年青女郎,约莫二十来岁。那位女子自称姓赵,名幼芳。两人相识后,依依不舍。女子与颜濬分手告别,并且约定时间在当年中元即阴历七月十五日游玩瓦官阁,届时一同会见神仙中人。那阴历七月十五日,民间视作“鬼节”。这瓦官阁,又名升元阁,是梁朝所建的一座著名寺阁,故址在今JSNJ市西南。瓦官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巨大建筑,也是南京古代名楼,为当时名胜之地。李白有诗《登瓦官阁》:“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时间地点搞清楚后,颜濬很守信用,按时到达瓦官阁,见到美人和赵幼芳。经交流,得知美人是陈朝的张丽华。张丽华邀请颜濬到清溪她家去玩,颜濬应允前往清溪。到了张丽华家后,过了一会儿,孔贵嫔也来相会。孔贵嫔问赵幼芳的身份,得知她原是张丽华的侍儿,后来赵幼芳成为隋宫皇帝的御女,死于江都之乱。孔贵嫔说她好羡慕赵幼芳的阳寿,而赵幼芳怨恨隋帝,返魂寻到原来的主子张丽华。

江都之乱,指的是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外巡游江南玩到了江都,正值农民起义和天下大乱,江都内的卫军等头领联络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皇帝大臣,并杀害他们的亲属及宫人。

想当年,陈叔宝后主生于深宫之中,成长在妇人之手,虽国家在困苦之中,仍不知耕种的艰难。陈叔宝不会当皇帝,倒是偏爱文学音乐,最终是不爱江山爱美人。陈后主的作品属于“宫体”和“艳体”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