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赵州桥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到底是“初月出云”,还是“初日出云”,哪个景语最形似?选择谁比喻石拱桥更加贴切?结论:没有是非的肯定,也没有对错的否定。
四维他们换位思考。很多人跟随韩愈观点走,贾岛最终敲定“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推敲”之间的比较和选择,当推门涉及后果,假如门是虚掩的,这个和尚收获到“和谐”之美;假如门被门栓关闭,这个和尚就会转变成“敲门”,如此则“推敲”兼备。持这种换位赏析,推(门)产生和带动的后果比敲(门)更能增加悬念,未知数的不确切性,使人产生联想,美感或许因此产生了。
初唐张鷟[zhuó]善写景语,却是个有争议的唐朝文客。西门幻金在此追问张鷟何许人也?
周鲁生回应道:张鷟在世大约660-740年,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HB深县人。
张鷟获得“青钱学士”称号的趣事:他于唐高宗调露年间登进士第,当时名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后,赞为“天下无双”。此后,他又分别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共八科考试,每次都是名列在甲等。在调任长A县尉,又升为鸿胪丞期间,他参加四次书判考选,所拟的判辞均被评为第一名。当时名士员半千——时任水部员外郎,又是有名的文章高手——对众人称赞张鷟为“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选中,未闻退时”。张鷟成为“考试秀”,好比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张鷟因此在士林榜单中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号。
张鷟作为进士,又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却没有被正史直接记录,这就是一件怪事。后人了解此人只得从其他方面资料提供而整理得知。试从《朝野佥载》中选读张鷟故事。
西门幻金将自己看作观众,周鲁生负责解说工作。周鲁生提议由东方梦春提供资料,让郎景川担任翻译,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应适当加工成故事语言。
(卷三)载:张鷟曾梦一大鸟紫色,五彩成文,飞下至庭前不去。以告祖父,云:“此吉祥也。昔蔡衡云:‘凤之类有五,其色赤者,文章凤也;青者,鸾也;黄者,鹓雏也;白者,鸿鹄也;紫者,鸑鷟也。'此鸟为凤凰之佐,汝当为帝辅也。”遂以为名字焉。鷟初举进士,至怀州,梦庆云复其身。其年对策,考功员外骞味道,以为天下第一。又初为岐王属,夜梦著绯乘驴。睡中自怪,我衣绿裳乘马,何为衣绯却乘驴。其年应举及第,授鸿胪丞。未经考而授五品。此其应也。
郎翻译:张鷟很小的时候曾经梦见一只紫色的大鸟,它身披五彩斑纹的羽毛,从天空中飞下来,落在他家门庭前而不愿离开。张鷟将这件事情告诉给祖父,祖父高兴地说:“这是吉祥的征兆呵!从前蔡衡说:‘凤凰的种类有五种,其中红色的是凤,青色的是鸾,黄色的是鹓雏,白色的是鸿鹄,紫色的是鸑鷟。'这鸑鷟是辅佐凤凰的鸟,你将来能够辅佐帝王执政啊。”于是就给他取名叫鷟。张鷟这个姓名就是这么来的。张鷟当初中举成了进士,来到怀州任职,梦见吉祥之云覆盖在他的身上。这一年他应答朝廷的策问,主考官骞味道认为张鷟颇有见地,算得上天下第一。随即又成为岐王的属下。晚上,他梦见自己穿着红色衣服骑在毛驴上。睡梦中他还责怪自己,我应该穿绿色衣裳骑在马上呵,怎么能穿着红衣裳骑在驴上呢?当年应举又考中了,被授予鸿胪丞官职。后来没用考试又授他五品官。这便应验了他穿着绯衣官袍的那个梦。
周鲁生对郎景川古代汉语翻译能力不怀疑,但是,译作小说文体的语言质量表示不满意。比如说,衣裳的区别,一般讲上衣下裳,“衣绿裳”,应译“穿绿袍”或“穿绿色官服”因为张鷟担任岐王府属官员。在此友情提示:唐代各品极官员服饰的颜色:皇帝著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袍;五品以上著绯(大红)袍,五品以下著绿、青袍;士兵著皂(黑色)袍衫。
西门幻金表示听明白了:古人特别是官员的服饰按色彩区别官阶等级,张鷟当时着绿色官袍,属于下等品级“官衔”即低于5品官。他梦见自己著绯着红袍,以为升官了,变成下等品级“官衔”,即升为5—4品官。如果再梦见著紫袍,那就意味着当高官了。
周鲁生笑道:听明白就好。再请东方梦春出示资料,郎景川翻译。
(卷一)载:率更令张文成,枭晨鸣于庭树,其妻以为不祥,连唾之。文成云:“急洒扫,吾当改官。”言未毕,贺客已在门矣。
郎翻译:某天清晨,有一只猫头鹰在庭院的树上鸣叫,那里恰巧是R县官的张鷟居所。张鷟妻子听到这种鸟叫声认为不吉祥,对它接连唾骂,甚至要进行驱赶。这时,等待调令的张鷟对妻子说:“这是升官预兆的传递。我的官运今天降临了,得赶紧洒扫庭院屋室,------”话音还没完了,前来祝贺的宾客已经来到大门前了。
(卷四)载: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