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初唐诗坛蕙草怪论寒山子(下)(3 / 3)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5329 字 2017-08-07

鼎盛时期。又大批知名道士入居此山,其中最有名的司马承祯及其所传弟子在此活跃。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称天台山赤城山洞为十大洞天之一。

道教的洞天福地是地上的仙山,最有名的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它们构成道教仙境的一部分。道士居此洞天福地修炼或者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十大洞天”里排列第六的是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

又有唐朝徐灵府道士,入天台山居住十多年,他撰写《天台山记》《寒山子集序》《三洞要略》等。

贾岛《望山》:“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我国名山众多,借唐诗选录一些吟诵祖国青山秀岭:

张乔《华山》:“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刘禹锡《望衡SD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吴融《望嵩山》:“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李白咏黄山诗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韦应物《西塞山》:“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刘禹锡《麻姑山》:“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

白居易《游仙游山》:“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李赤《天门山》:“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柴夔《望九华山》:“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雍陶《题君山》:“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张固《独秀山》:“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张乔《终南山》:“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郑谷《峨眉山》:“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李中《庐山》:“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

韩垂《题金山》:“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祖国山岳多么雄伟壮丽。古代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唐诗咏山众多,他们用诗词扮靓了中国,更是俊了祖国的山和水。

四维读寒山诗,内容广泛,通俗易懂,其白话借三教九流说警世语,机趣盎然。“下愚读我诗,不解却嗤诮。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上贤读我诗,把着满面笑。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这首寒山诗,疑似神话传说,期待更多读者知音,理旨趣读,或许又有一片新天地。

作者友情提示:

《唐诗百花艳》小说,到此完结。打算对其修改一下,包括校对字词、语法纠错。

蛋仔金2017-8-7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