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盟友(2 / 3)

大汉箭神 庄不周 4548 字 2016-06-15

”天子意兴阑珊,摆摆手,示意主父偃起来,转身走了。

主父偃站了起来,抱起地上的甲胄和玉具剑,紧紧地跟了上去。

——

张汤带着奏疏,赶到了宫里。一进承明殿,他就觉得气氛不对。等他来到天子面前,看到天子阴沉的脸色,更是大吃一惊,怀疑自己来是不太是时候。

很显然,天子的心情很不好,这时候奏明梁啸的事,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什么事?”天子见张汤欲言又止,有些不耐烦。

“陛下,臣……去了冠军侯府,不过……”

“朕知道了。”天子一听到冠军侯三个字就头疼。梁啸出宫之后,他已经派人去打听,知道梁啸去廷尉寺的大致经过,更清楚这件事已经掩盖不住。长安城内外关注这件事的人太多,上至皇亲贵戚,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魏其侯窦婴被廷尉寺严刑拷问,冠军侯梁啸也险遭不测的事。

他对张汤很失望。事情没办成,倒弄得满城风雨,让他无法下台。这根本就是一个蠢材,哪里有半分能臣的模样。到了这时候,张汤才赶来汇报,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这也不能怪张汤。张汤深知梁啸这件事影响深重,他也想借此机会把梁啸摆平,所以斟字酌句的写了一份奏疏,准备把梁啸彻底告死。可惜他虽然精通法令文书,写奏疏却不是他的擅长,等他把文章写好,已经是半天之后了。

他也没想到梁啸的动作会这么快,从廷尉寺出来就直接进了宫,而且把事情搞得这么大。

张汤才开口,还没说事情的经过,就被天子一句话堵住了,心里更加不安。

“窦婴怎么样?”天子越看张汤越烦。“是不是动了大刑?”

“呃……”张汤舔舔嘴唇,点点头。

“他招了什么没有?”

张汤摇摇头。

天子更加不爽。梁啸之所以不肯去廷尉寺接受正常的审讯程序,就是因为他认定廷尉寺没有公平可言,不管有罪没罪,去了廷尉寺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宁可拒捕,也不肯俯首就戮。他的理由就是窦婴被用了大刑。对窦婴用刑没关系,能得到有利的口供也行啊,现在你什么有价值的口供也没拿到,反而落了口实,这算怎么回事?

“说说是怎么回事。”天子越加烦躁,声音也大了几分。

张汤见了,额头冷汗涔涔。天子的反应不在他的预料之中,听他那口气,似乎对他张汤很失望。他张汤能有什么,能够倚仗的不过是天子的赏识罢了。如果天子对他失望了,他立刻会成为丧家之犬。到了那一步,不仅梁啸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窦家也不会放过他,甚至满城的游侠儿都有可能与他为敌,谁知道哪天就被人砍了脑袋。

“陛下……”张汤越想越害怕,结结巴巴地把经过说了一遍,再三强调梁啸的张扬,无视王法。

如果他能抢先一步,也许天子会赞同他的看法。可是经过梁啸那么一闹,这点事已经不是事了。张汤说得越多,天子越是觉得烦。在他看来,梁啸这不是张扬,而是怕,怕遭了张汤的毒手,怕落得和窦婴一样的下场,这才不管不顾,一心求去,宁可战死宫中,也不肯去廷尉寺受审。

天子冷冷的看着张汤。“魏其侯是三朝老臣,你知道吗?”

张汤心里咯噔一下,背后涌出一身冷汗。他当然知道窦婴是三朝老臣,可是他不知道天子会变卦啊。这是要把他当替死鬼的意思?

张汤一下子瘫在了地上,脑子里嗡嗡直响。

天子嫌弃地看了张汤一眼,挥挥手,命张汤退下。张汤失魂落魄的退了出去,主父偃站在一旁,歪了歪嘴,无声地笑了。

——

梁啸收到主父偃传来的消息,才松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虽然还没有尘埃落定,但是天子没有暴走,也没有催促张汤继续办案,就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能走到这一步,既是他先发制人的战术用得成功,也与主父偃的配合分不开。

他与主父偃一直没什么互动,不管是宫中还是在宫外,他们都没什么接触。实际上,主父偃一直是他的盟友,只是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种关系不宜过于张扬,一直比较低调。

比起徐乐等人,主父偃显然更擅长临机应变。他及时的打了个岔,控制住了局面,给天子留下了好印象。接下来,他肯定会一直跟在天子身边,在关键的时候为他解脱。若非如此,只要有人在天子面前说几句,就能把事情推向另一个方向。

梁啸安心地在府中等待。人谋已尽,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

接下来的几天,天子似乎忘了梁啸的事,他埋头处理政事,特别是来自前线的战报。

曹时进展顺利,得到了羌人部落的投诚之后,他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多人。没有一个羌人部落能够抵抗他的兵锋,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俯